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傳喚后,傳喚結束后,公安機關會放了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傳喚后,傳喚結束后,公安機關會放了當事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申請調解需要費用嗎
2021-02-27公司破產欠了一千萬怎么辦
2021-01-15協議與實際不符可否作廢
2021-01-07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人壽保險怎么買,在購買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不同意的話可以強拆嗎
2021-02-01在征地公告發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農村拆遷有營業執照賠償多點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