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傳喚后,傳喚結束后,公安機關會放了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構成犯罪的,嫌疑人被公安機關傳喚后,傳喚結束后,公安機關會放了當事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小三懷孕生下孩子算重婚罪嗎
2021-03-20出國簽證辦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1企業法人分支機構提供保證的有效情形
2021-01-13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保險合同糾紛的產生是保險案件訴訟的前提
2020-11-21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盡快得到保險理賠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20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