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刑、假釋作為重要的刑罰變更制度,有利于激勵罪犯改造、維護監管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減刑、假釋制度改革是中央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7年公布過《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發[1997]25號),用于指導減刑、假釋工作。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法治建設的不斷進步,“重罪多減、輕罪少減”的規定不符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假釋適用率普遍偏低等。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正式啟動減刑、假釋司法解釋修訂工作,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2〕2號)(以下簡稱《規定》),嚴格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積極推動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公開。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將一律公示,六類減刑、假釋案件必須開庭審理。這六類減刑、假釋案件分別是:(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提請減刑的;(2)提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規定的;(3)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4)公示期間收到投訴意見的;(5)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6)人民法院認為有開庭審理必要的。
《規定》明確了公示的內容,包括:(1)罪犯的姓名;(2)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3)罪犯歷次減刑情況;(4)執行機關的減刑、假釋建議和依據;(5)公示期限;(6)意見反饋方式等。
問:《規定》在加強程序監督方面做了哪些規定?
答:主要有兩點:
一是切實加強檢察監督。《規定》明確規定,執行機關在提請減刑、假釋時,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二是規定了人民法院自身糾錯程序。《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發現本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無論檢察機關是否提出糾正意見,人民法院都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
問:被限制減刑的罪犯是否可以假釋?
答案是否定的。《規定》第十八條明確規定,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被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釋。可見,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無論人民法院是否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其即使在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仍然不得假釋。
問:未被限制減刑的普通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執行中應如何減刑?是否可以假釋?
答:關于未被限制減刑的普通死刑緩期執行罪犯的減刑,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二年期滿以后,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規定》對于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為無期徒刑后應如何減刑,作出了明確規定: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為無期徒刑后,確有悔改表現,或者有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減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減為二十三年有期徒刑。同時,規定將其實際最低服刑刑期由十二年提高到十五年,且死刑緩期執行期間不包括在內。
關于普通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是否可以假釋的問題,《規定》第二十一條予以明確,死刑緩期執行罪犯在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確符合假釋條件,實際服刑刑期在十五年以上(死刑緩期執行期間不包括在內),且不屬于前述不得假釋情形的,可以假釋。
問:《規定》在嚴格重大刑事罪犯減刑、假釋條件的同時,有哪些規定體現了從寬精神?
答: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規定未成年罪犯的減刑、假釋,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當從寬。
二是規定老年、身體殘疾(不含自傷致殘)、患嚴重疾病罪犯的減刑、假釋,應當主要注重悔罪的實際表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生活難以自理的老年、身體殘疾、患嚴重疾病的罪犯,能夠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應視為確有悔改表現,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可以相應縮短。假釋后生活確有著落的,除法律和本解釋規定不得假釋的情形外,可以依法假釋。
三是規定對被判處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可以比照有期徒刑的一般減刑條件,適當縮短起始和間隔時間。
四是規定對減刑后余刑不足二年的罪犯,符合條件決定假釋的,可以適當縮短間隔時間。
問:罪犯財產刑執行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履行情況對其減刑、假釋是否有影響?有何影響?
答:《規定》建立了罪犯財產刑執行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履行情況與其減刑、假釋的關聯機制。對確有財產刑執行能力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履行能力而不執行、不履行的罪犯,在減刑、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當然,對于確實沒有執行和履行能力的罪犯,在減刑、假釋時不應從嚴掌握。同時,罪犯積極執行財產刑和履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的,也表明其能夠認罪悔罪,人身危險性有所降低,可視為有認罪悔罪表現,在減刑、假釋時可以從寬掌握。
廣東法邁律師事務所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龍觀東路90號三樓東(龍華法庭對面)。免費咨詢電話熱線:0755-33592955
擅長領域:
勞動爭議糾紛;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侵權糾紛
房地產權糾紛;醫療糾紛;專利權屬糾紛;其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揮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驗。目前主要業務專長:交通事故、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法律援助范圍
2021-03-16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網上交通違章多久時間處理完
2021-01-21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無保險可拍司法處置車嗎
2021-03-01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關于取消國際貨運代理企業名稱變更審批規定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12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集體土地出讓合同范本
2020-12-17農民該如何維護自己參與土地流轉的合理收益
2021-03-17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拆遷契稅減免政策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