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是什么
一般應對應具體的犯罪行為進行判斷,具體是指犯罪行為所涉及的罪名,一般就用犯本罪指代。
例如其犯虐待罪。虐待罪(刑法第260條),是指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給治病或者強迫作過度勞動等方法,從肉體上和精神上進行摧殘迫害,情節惡劣的行為。
那么,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合法權益,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的平等權利。由于虐待行為所采取的方法,也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權利,因此,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
本罪的行為方式是什么
(一)作為
作為是指表現為一定的身體動作的作為。作為是通常意義上的行為,論及行為時,首先指的就是作為。
作為具有以下特征:
1、有形性
2、違法性
作為的形式:
1.利用自身動作實施的作為
2.利用機械力實施的作為
3.利用自然力實施的作為
4.利用動物實施的作為
5.利用他人實施的作為
(二)不作為
不作為是相對于作為而言的,指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特定的法律義務,并且能夠實行而不實行的行為。不作為是行為的一種特殊方式,與作為具有一種相反關系。由于不作為的復雜性,它一直是行為理論上爭論的焦點問題。不作為是不是一種行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有待論證問題。各種行為理論都力圖證明不作為的行為性,可以說,有作為的行為性是檢測各種行為理論的試金石。
不作為的構成:
1.不作為的作為義務
(1)法律明文規定的作為義務
(2)職務或者業務要求的作為義務
(3)法律行為產生的作為義務
2.能夠履行而沒有履行
不作為的類型:
1、純正不作為犯
2、不純正不作為犯
(三)持有
持有是指對于某些法律所禁止的物品之間存在支配關系的狀態。在我國刑法中規定了某些以特有為行為方式的犯罪。
許多人認為只有積極地做出身體行為,實施了犯罪行為才叫做犯罪,但是犯罪行為的行為方式有作為,不作為以及持有,就如,遺棄罪就是典型的不作為犯罪,所以不要一味的認為只有“做了”才算犯罪,有時自己的“不做”也可能構成犯罪。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律霸網還為您提供律師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交通事故認定要花的時間是多久
2021-01-16兩人合伙合同該如何寫
2021-01-13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督促程序和簡易程序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4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工傷社保賠了單位還要怎么賠
2021-01-05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