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審判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運用法律或者民事審判活動,使法律得到嚴格遵守和執行,從而發揮依法審判的作用和效果。它偏向于法律的證明,拘泥于法律條文,更側重于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民事審判會通過法律適用或者審判活動,使法的本質特征得以體現,實現法的基本價值和效果,從而使審判結果得到社會的公認。它偏向于法的價值的實現,重視司法目的的實現,更側重于辨證邏輯的推理方法。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實現和諧,是自古以來人類不斷追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和諧社會不是單一、均質的狀態,多元、差異是和諧社會的前提。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沒有矛盾,人類社會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不是一種社會形態,而是一種社會狀態。和諧的社會狀態,有其內在的本質屬性,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豐富的科學內涵。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全面把握和體現。就二者的關系,可以把它們看成是審判結果的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審判的法律效果是審判活動和審判結果的形式方面,它要求審判活動、審判結果的形式與程序符合法律的本質要求和內涵特征;而社會和諧穩定則是審判活動和審判結果的內容,它要求我們的審判活動和審判結果符合法的價值,使之得到社會的承認。
民事審判活動必然產生具體的結果也即法律效果,這個結果又在社會公眾中引起一定的反應,如果這種反應是人們基于共同的法治理念,從現實生活的實際出發對司法活動及其結果進行的肯定性評價,就屬于司法的社會效果,它對社會和諧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見社會和諧穩定之法律效果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具有主觀對客觀進行檢驗、測評的性質。同時,任何案件都會產生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關鍵是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根據馬克思的哲學觀點,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首先是對立的兩個方面,通過二者的相互斗爭和轉化達到統一,進而促進法律的完善,促進法治的健全,推動社會的有序發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致使法律規范的滯后性,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對立的根本原因;法律措施適用的機械性,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對立的技術因素;法律措施適用的隨意性,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對立的主觀因素;外部對法律適用的非法干預,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對立的外部因素;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差異性,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對立的客觀因素。所以,某個審判活動和審判結果是否體現了審判的價值與要求,主要是看二者是否是統一的。因此,堅持辦案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民事審判法官講政治的集中體現,是由社會主義法律的性質決定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兩者是形式與內容、手段與目的的關系,法官對一個案件的裁判對當事人是有形的,對社會公眾則多是無形的,而一個正確的裁判既應有良好的法律效果,也應有良好的社會效果。如果司法確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其社會效果就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如果司法的法律效果不好,則不可能期望有好的社會效果,地區和諧穩定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走過仲裁的交通事故還能訴訟嗎
2020-12-12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在北京找律師不要找哪一類
2021-02-10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前夫未經授權代簽房屋租賃合同有沒有效
2021-03-03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以獨自生活嗎
2021-02-2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拆遷賠償房產能否抵押貸款
2020-12-28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