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辱罪怎么判刑
根據《刑法》第246條規定,犯侮辱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10]
刑法條文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相關決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2000年12月28日)
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利用互聯網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分別以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定罪處罰。
民事侵權侮辱行為與侮辱罪的界限
(1)行為的嚴重程度不同。構成侮辱罪的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民事侵權的侮辱行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1款規定,僅限于“造成一定影響”的侮辱行為。
(2)行為的對象不同。侮辱罪的對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權侮辱行為的對象可能為法人。《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法人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第2款規定:“以書面、口頭形式詆毀、誹謗他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侮辱法人的名譽可以構成民事侵權行為,而不構成侮辱罪。
(3)對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須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權的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也有過失。即民事侵權行為人只要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了對他人人格、名譽的損害,就應承擔名譽侵權的法律責任。
侮辱罪與虐待部屬罪的區別
(1)、虐待部屬罪侵害的客體是官兵一致的上下級關系和部屬的人身權利,而侮辱罪侵害的客體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譽權。
(2)、虐待部屬罪的虐待行為是直接折磨、摧殘部屬的肉體和精神,并因此而致人重傷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而侮辱罪的侮辱行為是直接損害部屬的人格和名譽,但并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
(3)、虐待部屬罪的行為人是有權指揮他人的人,他與被害人之間有隸居關系,屬于軍人違反職責罪中的特殊主體,而侮辱罪的行為人與被害人之間沒有特殊關系,居于一般主體。
(4)、虐待部屬罪是過失犯罪,而侮辱罪是故意犯罪。對這類案件在定罪時,如果符合虐待部屬罪的構成要件的,應定虐待部屬罪,而將侮辱行為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如果不符合虐待部屬罪的構成要件而符合侮辱罪的構成要件的,則應定侮辱罪,而將虐待行為作為從重處罰的情節。單純侮辱部屬人格和名譽的行為,只能定侮辱罪而不能定虐待部屬罪。
侮辱罪常見的犯罪手段: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侮辱罪的犯罪手段有以下幾種:
1、暴力侮辱人身,這里所講的暴力,僅指作為侮辱的手段而言。例如以糞便潑人,以墨涂人,強剪頭發,強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動作等,而不是指毆打、傷害身體健康的暴力。如果行為人有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故意和行為,則應以傷害罪論處。
2、采用言語進行侮辱,即用惡毒刻薄的語言對被害人進行嘲笑、辱罵,使其當眾出丑,難以忍受,如口頭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隱私、生理缺陷等。
3、文字侮辱,即以大字報、小字報、圖畫、漫畫、信件、書刊或者其他公開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隱私,詆毀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污辱罪怎么判刑”。我們應該知道,最為一名合法的公民,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權和名譽權,所以我們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們也要尊重他人的個人權利,不能隨意的侮辱別人,這是不對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可以享受什么工傷待遇
2021-03-19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職業病賠償步驟是什么
2021-02-20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