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應知的刑法基本小常識有什么
1、刑事案件中,哪些近親屬可以簽訂刑事委托合同?近親屬的范圍?
父母、夫妻、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2、刑法中的基本原則?
①罪刑法定原則。即“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不得定罪處罰。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規定處罰。
②平等適用刑罰原則。即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③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即罪刑均衡、罪刑相當。
3、重罪與輕罪的區別?
以“三年”為準,三年以上為重罪,三年以下為輕罪。
4、刑事責任年齡如何分類?
①不滿14周歲,為完全無責任年齡。不負刑事責任;
②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為相對責任年齡。對任何過失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的,僅對法定的幾種故意犯罪負刑事責任;
③16周歲以上,為完全責任年齡。應當負刑事責任。
5、已滿14不滿16周歲的人,應負刑事責任的范圍?
該年齡段對任何過失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的,僅對法定的八種故意犯罪負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
6、對于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犯罪的人如何處理?
①不適用死刑;
②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7、對于因為不滿14周歲而不構成犯罪的人如何處理?
不得采取刑罰的處罰措施,可以由政府責令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8、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人有哪些?
①不滿14周歲的人;
②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經過法定程序鑒定后,不負刑事責任。但應當責令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或治療,必要時由政府強制醫療。
9、已滿75周歲的老人犯罪如何處罰?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于犯罪時已滿75周歲者,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的從寬規則有所不同。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醉酒的人在無意識的情況犯罪,影響刑事責任能力嗎?
醉酒狀態的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犯罪,不影響其應付刑事責任能力,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11、間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責任能力問題?
關鍵看其實施犯罪行為當時是否處于精神病發作期間,是則無責,不需要負刑事責任。否則在精神正常的情況下犯罪則全責,應負刑事責任。
12、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了解基本法律常識,有助于我們提高法治觀念,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您還需要更詳細的解答,歡迎向律霸網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什么屬于精神出軌,法律有規定精神出軌嗎
2021-02-12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拆遷補償打官司要多長時間
2020-12-13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有哪些規定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