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行為人明顯只具有輕傷的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
二是行為人明顯具有重傷的故意,客觀上也造成了重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故意傷害沒有致人死亡的,不得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的未遂犯。
故意傷害致死的成立,客觀上要求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主觀上要求行為人對死亡沒有故意,但具有預見可能性。既然是傷害致死,當然應將死亡者限定為傷害的對象,即只有導致傷害的對象死亡時才能認定為傷害致死。但對于傷害的對象不能作僵硬的理解,尤其應注意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招人收押金違反法律規定
2020-11-16試用期內不買社保違法嗎
2020-12-09公司法糾紛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1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