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一般刑事責任原則
教唆犯,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民事行為和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
根據刑法第29條第1款的規定,對于教唆犯,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這是指被教唆的人已經實施所教唆的罪,與教唆犯與其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對教唆犯應當適用的刑事責任原則。被教唆的人實施了被教唆的犯罪不僅包括實施了犯罪實行行為且達到犯罪既遂的情況,還包括已經著手實施了犯罪實行行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遂的,也包括著手實施犯罪預備行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著手實行,或者在犯罪過程中自動停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犯罪中止。所謂“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指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實際所起的作用,具體來講: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主犯的處罰原則處罰;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按從犯處罰。在實踐中,教唆犯是他人犯罪意圖的制造者,是引起犯罪的重要原因,沒有教唆犯的教唆,他人就不會實施犯罪,因而對教唆犯一般應以主犯論處。但教唆犯也并非都是起主要作用,如教唆他人幫助別人犯罪,教唆他人教唆別人犯罪,對這種情況下的教唆犯,可以從犯論處。
相關內容: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原則
根據刑法第29條第1款的規定,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進行犯罪活動,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同時,教唆未成年人犯罪也反映出教唆者之極大的主觀惡性。因而刑法規定,對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應從重處罰。當然,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人犯罪的,教唆者屬于間接正犯,應當對其單獨按照所教唆的犯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違約金的責任
2021-01-25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免責期
2020-11-16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