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和人身損害競合時如何賠償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因此,第三人侵權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侵害人依法享有獲得賠償的權利。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該條第二款規定:“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p>
根據該規定,勞動者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有權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賠償,如果所受人身損害系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所致,勞動者同時還有權向第三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可見,工傷保險賠償與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發生競合時,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排斥兩項請求權同時提出的情形。
李某是樂安縣**公司的一位老職工,2008年2月13日15時,因雪災李某根據縣供電公司工作安排急需前往某鄉鎮進行電力搶修,于是自駕摩托車后載同事張某一同前往,行至增田鎮農貿市場路段時與劉某駕駛的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使李某受傷,先后二次住院共計70天,用去醫療費28056.12元。李某受傷經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并經市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其傷勢為八級殘疾。李某多次找縣供電公司要求按工傷進行賠償,但縣供電公司以李某已獲得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為由拒絕賠償。為此,李某于2010年5月27日向縣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作出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因此李某依法提起訴訟,要求縣供電公司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李某醫療等費用72756.12元。
困境
關于此案的處理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李某因工受傷是事實,但也是因交通事故受的傷,本案存在二種法律關系,所以根據法律規定,李某應該先按交通事故法律關系進行賠償,不足部分再進行工傷保險賠償。第二種意見認為,李某同時享有工傷保險請求權與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請求權李某可以并行行使。即李某可以兼得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金和工傷保險賠償金。在本案中,李某屬于工傷,縣供電公司應當按照工傷保險待遇賠付李某醫療等費用。
可見,在工傷保險賠償與其他人身損害賠償發生競合時,在進行相應法律適用的司法實踐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難題:第一,從程序層面方面而言,受害人能否同時選擇兩種不同賠償請求權的訴訟,即在選擇其中一種賠償請求按的訴訟后,能否再選擇另一種請求權再行訴訟?法院能否受理第二個訴訟,或是以“一事不再理”為由而不予受理。第二,從實體層面而言,受害人選擇兩種賠償請求權訴訟時,在實體上能否支持其基于兩種請求權的合理賠償項目,即能否同時獲得雙份賠償?其相應的訴訟請求是得以全部獲得支持還是其僅得在前一訴訟未提起訴訟或者未被全額賠償的范圍內獲得支持?
小結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構成工傷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享有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因第三人侵權享有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二者雖然基于同一損害事實,但存在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之中,互不排斥。
首先,基于工傷事故的發生,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形成工傷保險賠償關系。國家設置工傷保險制度,目的是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本單位全體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職工有權獲得工傷保險賠償、享受工傷待遇。因此,只要客觀上存在工傷事故,就會在受傷職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工傷保險賠償關系,確認該法律關系成立與否,無需考查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即使工傷事故系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所致,或者是由于受傷職工本人的過失所致,都不影響受傷職工向用人單位主張工傷保險賠償。
其次,基于侵權事實的存在,受傷職工作為被侵權人,與侵權人之間形成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有權向侵權人主張人身損害賠償。侵權之債成立與否,與被侵權人是否獲得工傷保險賠償無關,即使用人單位已經給予受傷職工工傷保險賠償,也不能免除侵權人的賠償責任。
再次,從法理來講,人身損害應可以獲得保險賠償請求權和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依據《保險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者疾病等保險事故,在獲得保險金后,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雖然工傷保險不適用《保險法》的規定,但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其實是支持人身損害獲得雙倍賠償的。這是因為人身損害區別于財產損害的特殊性,即人的生命和身體是無法確定其價值的,是不能用經濟利益衡量的,金錢上的給付僅僅是對傷者或其家屬物質上和精神的一種補償,而財產損害卻正是以經濟價值來衡量確定的,為此財產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在給付保險金后享有追償權,而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公司不享有追償權,傷者同時享有保險金請求權和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同理,傷者可以基于工傷保險請求權和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獲得雙倍賠償。
結合現實生活中實際發生的案例,比如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遭受非主要責任交通事故的,雖然勞動者獲得了其所在單位的工傷保險賠償,但并不因此而減免交通肇事者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交通肇事者作為事故的侵權行為人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也不得因勞動者已獲得工傷保險賠償,無權再向侵權人要求侵權賠償。實際侵權人也不得因被害人在單位獲取了工傷保險賠償而減少或者減輕自己的賠償責任。已獲得勞動者作為工傷事故中的受傷職工和侵權行為的受害人,有權獲得雙重賠償,但明確的是雙重賠償不一定是賠償額的簡單相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糖尿病會被辭退嗎
2021-03-12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勞動法試用期辭退工資結算怎么算
2021-02-24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死刑復核階段可委托辯護人嗎
2021-01-24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離婚孩子共同撫養怎么撫養
2020-12-19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社交軟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證據嗎
2021-01-13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