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司法解釋
一、概念
合同詐騙罪(刑法第224條),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一)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刑法》第23l條之規(guī)定: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等罪,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進行相關處罰,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fā)生的,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單位,均可成為合同詐騙罪的主體。
(二)犯罪主觀要件
只能是故意的,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行為人主觀上沒有詐騙故意,只是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合同詐騙論處。。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占有。
詐騙故意產生的時間,既可能是行為人實施行為的最初,也可能產生在其他合法行為進行的過程中。如簽訂合同之后,即行為人在簽訂合同的最初,并無騙取對方錢財的故意,但是,合同簽訂之后,由于種種原因,如貨源、銷路、市場行情變化等,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從而產生詐騙的故意,行為人有歸。
三、法條及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jié)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guī)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jié)各該條的規(guī)定處體為復雜客體,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亦稱契約,是指當事人騙取財物無論出現在簽訂階段,還是出現在履行過程中均屬合同詐騙行為。
根據本法第224條的規(guī)定,這類行為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即以這些票據或證明作為自己能夠履行合同的證據,以騙得對方當事人簽訂合同。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xù)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主要包括: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合同又不退還,或者沒有用作履行合同而無法返還;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用于抵償債務,而沒有實際履約;用于進行違法活動;用于揮霍,致使無法返還;等等。
按照法律規(guī)定,利用合同騙取財物的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至于何謂數額較大,有待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釋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yè)限制嗎
2021-03-04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