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工人死亡賠償標準
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因工死亡,屬于工傷,按工傷進行處理,其近親屬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相關規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自然災害屬于不可抗力,國家民政部門給的是撫恤金,而不是賠償金,這個標準各地民政部門及國家是因地而宜的。
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第十八條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與異地安置、政府安置與自行安置相結合的方式,對受災人員進行過渡性安置。
就地安置應當選擇在交通便利、便于恢復生產和生活的地點,并避開可能發生次生自然災害的區域,盡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并組織受災群眾自救互救,恢復重建。
第十九條自然災害危險消除后,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應當統籌研究制訂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規劃和優惠政策,組織重建或者修繕因災損毀的居民住房,對恢復重建確有困難的家庭予以重點幫扶。
居民住房恢復重建應當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確保房屋建設質量符合防災減災要求。
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門應當向經審核確認的居民住房恢復重建補助對象發放補助資金和物資,住房城鄉建設等部門應當為受災人員重建或者修繕因災損毀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滴滴順風車怎么收費
2021-01-02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保險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2021-01-31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保險理賠修理費可以申請保全嗎
2021-03-25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舊城改造,從一個下水道說起
2020-11-20房屋拆遷糾紛訴訟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3廣州困難家庭舊城改造拆遷補償
2021-01-19征地補償款如何領取
2020-11-18農村家里開店拆遷時怎么賠償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