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事故賠償所得稅如何處理
工傷事故補償金不屬于《個人所得稅法》所列十一項所得范圍,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不需要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二、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一)喪葬補助金
在喪葬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
1、為安排死亡人生前好友和親屬遺體告別儀式租用場地的費用、為死亡人整理遺容費、火化費、運尸費、尸體冷藏停放費、預定靈車、骨灰寄存、購買墓碑等支出的費用;
2、規定允許土葬的地方,為安葬死亡人的未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標準的墓穴占地面積使用費、購買棺材費用,在許多農村安排為死亡人送葬的親朋好友宴席等支出的必要費用,等等。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1、配偶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40%,其條件是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并且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工傷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
2、其他親屬每人每月可獲得職工本人工資的30%,其他親屬,指的是工傷死亡職工親屬中除配偶之外的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等人。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嚴格規定了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幾種個人所得收入,而其中并不包括工傷事故所得到的賠償這也體現了我國法律對于工人權益的維護,?如果有更多稅收問題想要了解的建議可以選擇咨詢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補償安置程序有哪些
2021-03-01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必須立案嗎
2020-12-09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如何確認
2020-11-13司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應如何確定案件的被告?
2021-03-0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及交通事故處理的期限
2020-11-25遺囑公證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7安置房沒滿5年可以做抵押嗎
2020-12-14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證明房款是誰付的,房子就是誰的嗎
2021-02-09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