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32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的過程中,無論是適用簡易程序,還是適用一般程序,當事人都享有陳述權和申辯權。
二、行政處罰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有以下7種: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三、行政處罰的原則有哪些?
1、行政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的法定原則包括以下三層含義:
(1)實施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三個主體: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經授權的組織、經委托的組織。
(2)行政處罰的依據必須是法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只有法律明文規定是違法的和應當給予處罰的,才可以進行處罰,否則不能進行處罰。
(3)行政處罰的程序必須是合法的。
2、行政處罰公正和公開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要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相當。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行政處罰的時候要以公正的態度進行。所謂公開原則就是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3、處罰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的目的是通過處罰給予行政相對人以教訓,使其能夠遵守秩序。
4、一事不再罰原則。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在行政管理中,一個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兩個以上的法規,構成兩個以上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了一事不再罰原則。行為人的一個違法行為,不論其違反了幾個法律、法規的規定,它只承擔一次法律責任,對其可以同時給予幾種處罰時,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也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次給予處罰。
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當中可能難以避免的會出現人為上的紕漏,所以,有問題的話當事人要及時跟行政機關解釋清楚。比如對交通違法行為,如果是為了避免救護車才壓實線的,可以跟交管部門進行申辯的,只要有證據就會撤銷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與行政處罰法有什么區別
行政處罰法從輕處罰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行政處罰法實施細則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新侵權損害賠償項目標準及計算方法附詳細表格及具體法條
2020-12-31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
2021-02-16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工傷和意外險的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合同是實踐性合同嗎
2021-01-09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