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酒交通肇事逃逸賠錢了還判刑嗎?
肇事逃逸后積極賠償不可以減刑,涉及刑事案件的肇事逃逸后積極賠償是不可以作為減刑的條件的,主動賠償是屬于犯罪分子應盡的法定義務,并不屬于判決減刑的條件,也不是從輕處罰的法定條件。
醉駕駕駛判刑標準是六個月以下的拘役,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并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二、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1、主觀方面: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動機是積極的心理活動。雖然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但僅就逃逸行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為故意。因此只有行為人對肇事行為明知,同時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構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2、客觀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
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空間要素,即該行為是否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雖然沒有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將傷者送到醫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門處理時畏罪逃跑,雖然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的構成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嚴懲。
綜上所述,有些車主醉酒駕駛,發生車禍后肇事逃逸,這樣一旦被檢察院起訴,法院會對其判刑,即便是主動賠償受害人,也只能當做一個從輕處罰的情節,不會影響基本的判罰。如果肇事逃逸造成人員死亡,在法院在七年以上判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標準
肇事逃逸對方不來定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公司拆遷補償款稅收優惠嗎
2021-02-08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住宅用作經營是不是就是住改非了
2021-01-03農村征地拆遷維權過程中如何收集證據
2021-01-15對農民房屋征用補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7公房拆遷中拆遷人慣用的伎倆
2021-03-24一般量完房子多久搬遷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