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原則是什么?
(一)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二)公正、公開原則
處罰公正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相對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
(三)結合教育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四)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民事刑事適用原則是指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的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
(五)申訴和賠償原則
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六)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自違法行為終止之日算起,二年內未追究責任的不再處罰。單行條例中另有規定的依規定。
二、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特征是: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如果在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了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后,但是沒有到達違法的地步時,相關部門會對其處于行政處罰,那么行政處罰也是本著教育和懲戒的目的出發,如果接受到行政處罰的人對處罰不認同時,也是可以向上一級行政部門提出復議申請,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企業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是怎么辦
2021-03-16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婚前財產等于個人財產嗎
2020-11-23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6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