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使行政處罰權的原則是什么?
(一)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體現。主要內容是:
1.處罰依據是法定的;
2.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3.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4.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二)公正、公開原則
處罰公正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必須與相對人的違法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
(三)結合教育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僅僅是一種制裁,它兼有懲戒與教育的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應當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
(四)民事刑事責任適用原則
民事刑事適用原則是指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的原則。行政相對方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嚴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已給予行政處罰而免于追究其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因為行政制裁與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的性質及對象等是不同的。
(五)申訴和賠償原則
相對方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依法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有權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相對方因違法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提出賠償要求。在行政處罰中必須提供充分的救濟,才能真正保障相對方的權利。
(六)處罰追究時效原則
自違法行為終止之日算起,二年內未追究責任的不再處罰。單行條例中另有規定的依規定。
二、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特征是: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如果在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了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后,但是沒有到達違法的地步時,相關部門會對其處于行政處罰,那么行政處罰也是本著教育和懲戒的目的出發,如果接受到行政處罰的人對處罰不認同時,也是可以向上一級行政部門提出復議申請,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造成交通事故的行政處罰有哪些?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物業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21失效
2020-12-31國有土地出讓土地增值稅怎么算
2020-12-26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征地聽證,放棄后可否再申請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