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有觸犯治安管理條例的行為,這類行為一般會處以行政處罰,比如罰金、批評教育以及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一般適用于情節較輕、造成后果不是特別嚴重的違法行為,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后果。行政處罰法定程序是什么?本文將從行政處罰的適用范圍、處罰的具體步驟來給大家進行解答。
行政處罰法定程序是什么?
一、適用范圍:
除當場做出行政處罰的案件之外,均適用一般程序。
二、處罰實施程序:
1. 立案:對初步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環境違法行為,應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決定立案的,執法人員首先填寫《環境保護行政處罰立案呈批表》,法制機構填寫《立案登記表》。
2. 調查取證:由執法人員現場制作《現場調查詢問筆錄》、《現場筆錄》、及其它相關證據。
3. 調查報告:執法人員應在7日內調查終結,并向法制機構提交調查報告及有關證據材料。
4. 審查、決定:法制機構依法審查、核實并提出處理建議報本部門負責人決定。
5. 事先告知:決定處罰的,由執法人員制作行政處罰告知書、改正環境違法行為通知書并在7日內送達;屬于聽證的案件同時下達聽證告知書。
6. 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行政處罰告知書7日后,當事人無異議或不成立,由法制機構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報本部門法定代表人簽發后到本部門財務領取罰沒票據交執法人員送達。
7. 執行:被處罰人應在接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或者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8. 強制執行:《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90日后,當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履行的,由本部門法制機構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三、聽證程序
1. 適用條件: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1萬元以上罰款,對公民處以500元以上的罰款)。
2. 步驟
① 告知當事人有在3日內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② 當事人決定是否要求聽證。
③ 環境保護部門在聽證的7日前,告知當事人舉行聽征的時間、地點。
④ 聽證公開舉行(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么的除外)。
⑤ 環境保護部門確定主持人,當事人有權要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主持人回避。
⑥ 當事人可親自參加或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
⑦ 舉行聽證:調查人提出當事人違反環保法規的事實、證據、依據和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環保案件聽證應當制作聽證筆錄,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名或蓋章。聽證結束后,繼續一般程序中的審查并做出決定的程序。
都應該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行政處罰。首先應該對案件進行立案處理,然后進行調查取證,最后依據相關法律對違法者做出行政處罰的決定。對于行政處罰決定有異議的話,也可以向當地法院提起行政復議。
行政處罰程序是怎樣的,行政處罰有哪些程序
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有哪些?
2020年最新公布《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解讀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2-08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