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的朋友或者是親人,甚至是我們自己可能會犯一些比較小的錯誤,但是因為踩到了法律的紅線,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但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公平,其實也確實很多判決是不公平的,所以為了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下面律霸的小編就為您解答行政處罰申訴機關有哪些?
被裁決受治安管理處罰的人或者被侵害人不服公安機關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才覺得,在接到通知后5日內,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由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申訴后5日內作出裁決;不服上一級公安機關裁決的,可以在接到通知后5日內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里的申訴,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申訴泛指當事人采取各種方式向上一級機關反映問題,包括向紀檢部門、信訪部門等。狹義的則是警察行政復議。警察行政復議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公安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而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上一級公安機關依法對原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并作出決定的法律制度。
在我國,群眾監督的基本方式是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建議、批評、檢舉、申訴和控告,這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那么人民法院行政處罰申訴機關有哪些,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陷害。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根據這一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怎樣做好行政執法工作可以提出建議;對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活動中的缺點、錯誤及其不當的或違法的行政行為可以提出批評;對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進行檢舉。由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當事人或者其他公民、法人、組織均可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見,行政處罰申訴機關,還是比較多的,國家會充分的保證公民的合法權益,但是作為被處罰人能不能維權就取決于我們自己的態度了,所以能維權的時候一定要合法理性的維權,另外如果真的犯法了,也不要采用暴力手段,應該接受法律的制裁,況且行政處罰也非常的輕微。
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行政處罰中當事人陳述和申辯時限是如何規定的
醉酒駕駛怎樣認定,行政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申報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2021-02-15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公房承租人去世后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1-01-13北京市集體土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9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簽訂主體及范圍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