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的行為在實踐中時有發生,雖然我國法律規定了醉駕應入刑,當事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許多人還抱著僥幸的心理醉駕。醉駕當事人被抓獲之后,法院會對該案件進行審理,那法院在審理之后沒有當庭宣判,醉駕在家等通知還會處罰嗎?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沒有當庭宣判,醉駕在家等通知還會處罰嗎?
1、沒有當庭宣判,不代表人民法院會作出免于處罰的判決,對于是否會判決實際刑罰,取決于當事人是否有投案自首、重大立功表現,且犯罪情節本身輕微、沒有再犯罪風險、知罪認罪悔罪等因素,如果有則可能會被免于處罰,但是,這種可能性相對較低。對于醉酒駕駛機動車的量刑原則為拘役或者罰金,當事人如果并非累犯,且符合刑法72條相關規定的,可以積極向人民法院爭取緩刑,如果被宣告緩刑,在緩刑考研期間沒有再次犯罪且不存在之前有未處理之罪的,緩刑考驗期間屆滿所判決的人身刑罰將不予執行。
但是,基于醉駕的量刑時拘役并處罰金,罰金的刑罰即便宣告緩刑也應當執行,構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39條第六款規定的“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用人單位可以單方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同時,機動車駕駛證將被吊銷,且5年內不得重新考取。
2、犯罪集團首要分子或者累犯,不適用于緩刑。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65條、72條、74條
二、醉駕標準是怎樣的?
我國的相關法律將酒后駕車分為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飲酒駕車和醉酒駕車是根據駕駛人員血液、呼氣中的酒精含量值來界定的。所謂飲酒駕車,指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所謂醉酒駕車,指駕駛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駕駛行為。
沒有當庭宣判,醉駕在家等通知并不意味著當事人就不會受到處罰。醉駕當事人被抓獲之后,法院會根據情節的嚴重程度對當事人作出一到六個月拘役的刑事處罰,如果醉駕行為較為輕微,沒有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當事人也可以申請緩刑,不需要實際服刑,但如何量刑與是否當庭宣判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醉駕、危險駕駛罪中的法律標準是什么
醉駕致人死亡逃逸如何處罰
醉駕撞死一人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智力殘疾怎么領結婚證
2020-12-22中國企業境外上市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3知識產權貫標認證幾年有效
2021-02-18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