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肇事逃逸怎么處罰 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 輕微肇事逃逸處罰 肇事逃逸后自首
醉駕是一種危險駕駛行為,對自己不負責任對他人也不負責任,嚴重妨礙社會交通秩序。醉駕會對他人生命安全和財產容易造成重損害,但是有些情況下醉駕也可能會被判無罪。那么,導致無罪的醉駕案件證據問題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酒精(醇類)消毒液問題。
在血樣提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對皮膚進行消毒。而如果在消毒時,醫務人員使用了含有酒精(醇類)消毒液,如復方清潔靈,碘酒等消毒液,則會對血液乙醇含量鑒定結果的真實性造成影響,可能導致無法認定行為人是否系“醉酒”駕駛。根據強制性國家標準《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GB19522-2010,5.3.1 :對需要檢驗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應及時抽取血樣。抽取血樣應由專業人員按要求進行,不應采用醇類藥品對皮膚進行消毒。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四條規定對鑒定意見應當著重審查以下內容:檢材的來源、取得、保管、送檢是否符合法律、有關規定。第八十五條:鑒定意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因污染不具備鑒定條件的。使用酒精(醇類)消毒液不但違反了國家標準,且難以事后補證“有沒有對檢材造成污染,造成多大程度上的污染”。故在審查起訴期間,一旦從《血樣提取登記表》上或者在抽血過程同步錄音錄像中發現, 醫務人員使用了酒精(醇類)消毒液,檢察機關有作出存疑不起訴決定的案例。
二、血樣提取過程中見證人問題。
公安機關制作的《血樣提取登記表》中多采取了被檢查人或見證人簽字的設計格式,即當事人本人簽字確認就不需要見證人再簽字。主要依據在于:2006年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六十四八條(該規定在2013年修訂后仍保留原條款):檢查情況應當制作檢查筆錄。檢查筆錄由檢查人員、被檢查人或者見證人簽名。
后2013年《刑事訴訟法》修訂后,由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六十七條中明確要求:“由于客觀原因無法由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見證人的,應當在筆錄材料中注明情況,并對相關活動進行錄像。”故2013年后,檢察機關多要求公安機關在血樣提取過程中,必須要有符合規定的見證人在場,確無符合條件的見證人的必須進行同步錄音錄像。與之相應的是《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中也明確了“檢查筆錄應當有見證人簽字”。但辦案實踐中確實也存在,既無符合條件見證人(包括讓事故對方被害人擔任見證人的情況)在場,同時也沒有進行同步錄音錄像的情況。針對該類證據是否采信有兩種觀點:
(一)、認為可以采信,理由包括:
(1)、《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實踐中,公安機關在對嫌疑人后進行血樣提取均在刑事立案之前,系處于行政執法階段,故應當適用《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的要求,被檢查人本人簽字即可。在該行政執法辦案過程中取得的血樣,可以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血樣提取均系由有中立的第三方醫務人員進行,已經起到見證人的監督作用。
(二)、該類證據在無法得到合理解釋的情況下,不能采信。理由包括:
(1)、《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條中明確規定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八條規定:檢查的情況應當制作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故在上位法律明確規定了應當有見證人的情況下,應當優先適用上位法。
(2)、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規定:對發現或者受理的案件暫時無法確定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辦理。在辦理過程中,認為涉嫌構成犯罪的,應當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辦理。同時由于實踐辦案中,對血樣的提取通常在現場呼氣酒精測試之后,公安機關通過先前的呼氣酒精測試結果很容易判斷嫌疑人是否涉嫌構成犯罪。故公安機關查獲涉嫌酒后駕駛的人員,通過呼氣酒精等測試后仍然決定抽取血樣送檢時,實際上已經進入刑事訴訟程序,應當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相關條文邀請符合條件的見證人在場。
(3)、“見證人在刑事訴訟中的現場勘驗程序中所處的地位是獨立的第三方,他不從屬于任何一方,只忠實于現場取證的客觀情況,從而達到監督偵查人員依法取證目的,其作用不容忽視。缺少見證人的見證,勘驗程序就不合法,這種證據就不應被采納。”[i]故不能以檢查人員(醫務人員)的獨立性替代見證人的獨立性。
綜上所述,醉駕是一種法律判定的行為結果,但是這種靠儀器的判定會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擾,比如駕駛人使用了醫用酒精或者碘酒消毒,比如第三方證人的證詞不夠客觀充分等等。醉駕案件證據問題需要重新分析并且實地取證然后綜合證人證據才能解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醉駕判刑多少年
醉駕拘役可以緩刑嗎
酒駕和醉駕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刑事賠償案件中應如何掌握錯拘、錯捕、錯判的范圍
2021-01-3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配偶是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4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17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保險公司修車理賠期限是多久
2020-11-28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2020棚改項目拆遷補償方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