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神病”“被精神病”?認定
《規定》明確要求,檢察機關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時,可以會見涉案精神病人,詢問辦案人員、鑒定人,聽取涉案精神病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意見,向涉案精神病人的主治醫生、近親屬、鄰居、其他知情人員或基層組織等了解情況,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等了解情況,就有關專門性技術問題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鑒定人進行鑒定,開展相關調查。
針對普通程序轉適用強制醫療程序的案件,《規定》強調,對于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可能符合強制醫療條件,決定依法適用強制醫療程序進行審理的,檢察院應當在庭審中發表意見。對法院作出的宣告被告人無罪或者不負刑事責任的判決、強制醫療決定,檢察院應當進行審查,對判決確有錯誤的,應當依法提出抗訴,對強制醫療決定或者未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不當的,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法院未適用強制醫療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或未判決宣告被告人不負刑事責任,直接作出強制醫療決定的,檢察院應當提出書面糾正意見。
“假精神病”“被精神病”?糾正
《規定》要求檢察院在辦理公安機關移送的強制醫療案件時,發現公安機關對涉案精神病人進行鑒定的程序存在鑒定機構不具備法定資質,或者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機構業務范圍、技術條件;鑒定人不具備法定資質,精神病鑒定超出鑒定人業務范圍,或者違反回避規定;鑒定程序違反法律、有關規定,鑒定的過程和方法違反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鑒定文書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鑒定意見沒有依法及時告知相關人員;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等六種具體情形的,應當依法提出糾正意見。
《規定》明確了強制醫療審理活動監督的內容,規定檢察院對法院強制醫療案件審理活動實行監督,主要發現和糾正對未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未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的;未組成合議庭或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合法的等十種違法情形。
最高人民檢察院2月26日發布的關于“假精神病”“被精神病”的新規,可以說正是為防止和糾正犯罪嫌疑人“假冒精神病人”逃脫法律制裁和普通人“被精神病”而錯誤強制醫療而制定的。該規定的發布讓強制醫療決定程序監督工作更規范。以上內容由律霸網整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宅基地加蓋二層合法嗎
2021-03-03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房產糾紛法律意見書是怎樣的
2021-02-01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按份共同保證先訴抗辯權
2020-11-25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飛機晚點有賠償嗎
2020-11-30建筑落工程保險的特征
2021-01-28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