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法律責任是什么
行政復議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復議機關、復議工作人員以及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因實施違法或不當行為所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行政復議法律責任包括以下兩種責任形式:
1.行政責任。在行政復議過程中,行政復議機關拒絕受理符合法定條件的復議申請;復議案件承辦人有失職或營私舞弊行為;被申請人拒絕履行生效的復議決定等,這些行為由于違反了行政法律規范,構成了行政違法行為,違法行為人依法應當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根據《行政復議法》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行政復議法的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主要包括:
1)行政處分。行政處分是國家行政機關對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措施。《行政復議法》所指的行政處分,是特指享有行政復議職能的國家行政機關或有關部門按照行政隸屬關系,給予違反行政復議法律規范的行為人,行政制裁。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2)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權限對違反行政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管理相對方給予的行政制裁。《行政復議法》中沒有明確規定行政處罰這各行政責任承擔方式,但依據該法第38條的相關規定和實踐中的具體做法,行政處罰也應當是行政復議中承擔行政責任的一種方式。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包括警告、罰款、沒收和行政拘留等等。
2.刑事責任。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如果復議人員失職、舞弊、濫用職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包括:
1)刑罰。刑罰是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基本的、主要的方式。目前我國刑罰的種類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
2)非刑罰處罰方法。非刑罰處罰方法是犯罪人承擔刑事責任輔助的、次要的方式。根據《刑法》第37條規定,對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但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或者由主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行政復議法律責任是什么”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年人可以有門票優惠嗎
2020-12-01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房屋征收補償決定送達后會發生什么
2021-01-14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保險公司“無責免賠”真的能免責嗎
2020-12-21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一人私自轉讓土地的費用要均分嗎
2021-02-23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舊城改造有哪些補償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5在舊房拆遷中怎么來認定被拆遷人
2021-01-08拆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30農村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方法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