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期限
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期限,自取保候審后的次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的期限:自監視居住后的次日起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傳喚的期限
1、對犯罪嫌疑人傳喚期限:自傳喚后次時起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
2、對犯罪嫌疑人拘傳的期限:自拘傳后次時起最長不得超過12小時。
3、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小時。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對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三、對被拘留的人訊問的期限
1、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訊問的期限: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公安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2、檢察院,刑訴第一百三十三條自拘留后次時起24小時以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對需要逮捕而證據還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四、對被逮捕的人訊問的起始期限
對被逮捕的人訊問的期限:自逮捕后次時起24小時以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于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于經人民檢察院批準逮捕的人,都必須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在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時候,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老字號申請認定程序法律規定
2020-11-16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有贍養義務是否也有監護義務
2021-01-10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辦
2021-02-09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