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符合條件的人提出申請
符合條件是指:(一)符合本法第十八條或者第十九條規定之條件;(二)不存在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三)身體健康能夠履行公證員職務。這三點必須同時具備,不可或缺。
個人申請是公證員任命程序的第一步,這是各國通例。我國在計劃經濟時代,個人從事什么職業主要是由國家“分配”決定的,本人并無選擇的機會和自由,公證員也概莫能外;隨著改革的深化,這一情況逐漸得到改觀,從業自由和用人競爭機制逐步建立,公證員的任命走上了個人申請、行政確認的道路。依據本條規定,公證員任命程序的啟動以個人申請為前提,公證處、司法行政機關和其他組織不能主動指令或強制他人擔任公證員職務。
二、經公證機構推薦
個人提出申請之后,必須經由公證機構推薦,其申請才能呈交司法行政機關。在歐洲大陸法系國家,申請人在獲得任命之前,任命人雖然也會聽取其他公證人或公證人協會的意見,這些意見如果是肯定性的,自然有推薦的意思,但與我國將公證機構推薦作為主管部門受理任命申請的必經前置程序顯然不同。本法在審議過程中,也有意見認為,申請人是否具備公證員的基本條件,由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就完全可以了,沒有必要通過公證機構推薦。本法沒有采納這一主張,因為:(一)具備擔任公證員的基本條件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被任命為公證員,只有出現公證員名額空缺且申請人有立即從事公證員職業的志愿時才能任命公證員,否則將無法實現公證員的總量控制;(二)我國實行的是公證機構本位而非公證人本位,公證機構由司法行政部門設立,公證員個人必須依托于公證機構,在公證機構內從事公證業務,如未經公證機構推薦就授予公證員執業資格,而公證機構又拒絕接收,那么就會出現與法相悖的結果;(三)公證機構處于公證工作的第一線,該機構是否需要補充公證員、需要補充多少公證員、需要補充具備什么專長的公證員、通過對申請人的考察何者又更符合要求,對此公證機構比他人認識更全面、更清楚;(四)公證機構作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律主體,享有人、財、物的自主權,推薦程序是這一權利的具體體現,否則所謂自主權將名存實亡。應當指出的是,推薦的公證機構和初任公證員執業所在的公證機構應當是同一的。
推薦是公證機構的權利,但它并非是公證機構憑借自身意志可以任意實施的,它必須遵循如下限制:(一)被推薦人必須符合本法規定的擔任公證員的條件;(二)必須符合本地區的公證員配備方案;(三)必須經過競爭性的選賢任能的遴選機制。三、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門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同意
公證機構由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設立,司法行政部門對其設立的公證機構負有監督、指導的職責,對公證機構推薦的人選進行審核是監督權的正當實施,而非對公證機構用人自主權的侵害和否定。權力是需要制衡的,公證機構的用人權需要司法行政機關的審核防止濫用;而如果徑直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進行審核則會使之不堪重負。公證機構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主要審核如下事項:(一)申請、推薦材料是否真實;(二)申請人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任職條件;(三)申請人和推薦人的意思是否真實;(四)公證機構是否經過了必要的選拔程序;(五)是否符合本地區的公證員配備方案。
對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門對公證機構的推薦人選進行審核確認,是其監督、指導職責所在,但其不能將之演化成代替公證機構遴選公證員,否則就越俎代庖,侵犯了公證機構的用人自主權。這主要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一)司法行政部門可以對遴選程序進行指導、對遴選過程進行監督,但不能代替公證機構組織遴選,更不能代替公證機構決定遴選結果;(二)對于通過上述審核項目的人選,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呈報,而不能以被推薦人不是自己中意之人等為由予以拒絕;(三)司法行政部門不得強迫公證機構推薦不當人選,更不得強行將不符合條件的人安排到公證員隊伍中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劃內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核定本區劃內的公證員配備方案,故對于其管轄范圍內的公證員的情況應當掌握、了解。鑒于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先行做過審核,所以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的審核不必要像初審那樣面面俱到,以節省資源、提高效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要負責審核如下事項:(一)申請、推薦、初審材料的真實性;(二)是否符合本區劃內公證員核定方案。如通過審核,則應當呈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
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人獲得任命之后,需要接受其執業地監督機關的監管,監管機關或為地區高等法院、或為地方檢察機關、或為地方司法行政機關;但在任命之前,無需經這些機關審核確認、同意。我國規定之所以與之不同,除考慮遴選效率和便利的因素外,還由于:(一)我國各地區所需要的公證員的數量經常變動,非經下級司法行政部門核定,上級司法行政部門難于掌握;而大陸法系國家所需要的公證人數量相對穩定,任命人可一體掌握;(二)我國的公證員在獲得任命之前必須先由公證機構推薦、確定執業區域,而大陸法系國家則是在獲得任命之后由任命人指定執業區域。
三、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對全國的公證機構、公證員負責監督、指導,統籌全國的公證員數量配備,因此對于增加的公證員情況必須掌握;公證員大部分將從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中選擇,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是司法考試的主管機關,推行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其任命公證員與其職權和法律職業的資格準入制度相吻合。由于公證機構和下級司法行政部門已經數度審核,所以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在確認申請資料齊備、法律職業資格證書真實、符合該區劃公證員配備方案后,即可任命申請人為公證員。
在審議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公證員沒有必要經由司法部任命,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即可。其理由是:(一)公證員審批任命層次過多,影響效率;(二)司法部對公證員情況并不了解,難以考核;(三)司法廳(局)長都不需要司法部任命,法官、檢察官也僅僅需要人大進行任命,公證員的任命沒有必要提高到司法部的層次上。本法沒有采納這一主張,因為:(一)在大陸法系國家,公證被視為一種準司法行為,公證人即代表法律,為昭示法律的至高無上和公證人職業的尊崇,公證人均由內閣部長以上級別的人員任命,如荷蘭由女王任命,意大利由國家元首任命,比利時由首相任命,法國由司法部長任命,日本由法務大臣任命,阿根廷由高等法院任命。(二)公證制度是一項通行國際的司法證明制度,一個國家公證文書的效力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普遍得到承認,即便是沒有邦交的國家之間也不例外,而一個國家裁判文書的效力非經司法協助途徑則不能當然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發生效力。公證文書之所以具有如此之高的效力,是與公證人遴選機制的嚴格性和任命規格的高級別性密切相關的,我國已經加入拉丁公證聯盟,所以應當根據國際慣例和對等原則由司法部來任命公證員。(三)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不同公證機構、不同公證員出具的公證書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這應由同一機構對公證員同一標準、統一任命,以保證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和公證書的嚴肅性。(四)公證員由司法部進行任命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免職,能夠保障公證員獨立執業,排除非法干擾。
四、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之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即應根據公證員執業登記的規定向申請人頒發執業證書。之所以由省級司法行政機關頒發執業證書而不是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頒發,是因為:(一)公證員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任命,執業資格證書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統一印制,這已經保證了公證員職業的權威性;(二)我國地域廣闊,公證員數量相對于其他國家較多,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頒發執業證書更為便利、更有效率;(三)我國公證處、公證員的登記、年檢是由省級司法行政部門負責的,執業證書的頒發應當與之統一。需要說明的是由司法部任命之后,如果被任命人又不愿或不能擔任公證員,則不僅不能向其頒發執業證書,而且應當依據本法規定啟動免職程序。
執業證書制度并非各國均有,我國之所以在審批任命制之外又規定執業(證書)登記制度,一方面是便于監管,另一方面是出于向社會公示的需要。
如今考取公務員的人越來越多,想要當公務員,程序也很多,如報名、筆試、面試、體檢、政審等等環節。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在考取公務員期間遇到不公正情況,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衛計委處理醫療事故是多長時間
2021-01-29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什么情形下訂立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
2021-03-08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的意義及完善建議
2020-11-22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再保險合同業務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