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2日,山東省鄒城市居民李甲和李小甲(均系化名)一起來到鄒城市公證處。李甲說:“我和李小甲系父子關系,我們來申請辦理解除父子關系聲明書公證。我們都商量好了。”李小甲說:“我同意辦理,這是我們的聲明書。”說完,拿出了《解除父子關系聲明書》。《解除父子關系聲明書》的主要內容是:父子倆因家庭瑣事,經常發生糾紛,倆人之間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雙方同意自愿解除父子關系,從今以后無任何關系,口說無憑,特簽訂聲明書為證。公證員經耐心詢問后,向公證主任進行了詳細的匯報,公證處拒絕公證。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李氏父子斷然決然的解除父子關系呢?公證處又為什么拒絕公證呢?
原來,李甲出身貧寒,年近三十才娶妻。婚后妻子一連生下三個兒子。由于孩子多,負擔重,且文化水平低,經濟條件明顯的不如四鄰。李甲傾其所有,為老大、老二成家立業,卻無力顧及李小甲(老三)。誰知,李小甲不務正業,游手好閑,經常與狐朋狗友在一起喝酒,且十喝九醉。為此,父子倆沒少鬧矛盾。李甲嫌李小甲不務正業,嗜酒成性,李小甲怨李甲家庭貧窮,沒有本事,沒能給自己找個媳婦。前不久,父子倆又為此發生糾紛,李小甲酒后對李甲大打出手,把李甲打得滿身是傷,住院治療一個多月,花去醫療費一萬多元。李甲這次徹底傷透了心,出院第二天就來到了公證處,于是,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子女關系分為兩大類: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和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是基于子女的出生事實而產生的,其中包括生父母和婚生子女的關系、生父母和非婚生子女的關系。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只能因依法送養子女或父母子女一方死亡的原因而終止。在通常情況下,其相互關系不允許解除。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是基于收養或再婚的法律行為以及事實上的撫養關系的形成,由法律認可而人為設定的。包括養父母和養子女關系,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的關系。擬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可因收養的解除或繼父(母)與生母(父)離婚及相互撫養關系的變化而終止。李甲與李小甲是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因此,他們之間的父母子女關系是不能解除的。司法部制定的《公證程序規則》第四十七條規定:“對不真實、不合法的行為、事實和文書,公證處應拒絕公證。”因此,公證處拒絕公證是正確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買房子可以只寫一方名字嗎
2021-03-04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被狗咬傷誤工費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1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我國工程保險有沒有法律保障
2021-01-02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