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注冊資本金估值是否合理?
按注冊資本金,來對公司企業進行估值顯然是不合理的。公司的估值,公司估值,又名企業估值、企業價值評估等。公司估值是指著眼于上市或非上市公司本身,對其內在價值進行評估。一般來講,公司的資產及獲利能力決定于其內在價值。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
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一家投資機構將一筆資金注入企業,應該占有的權益首先取決于企業的價值。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1.市場法之可比公司法
首先要挑選與非上市公司同行業可比或可參照的上市公司,以同類公司的股價與財務數據為依據,計算出主要財務比率,然后用這些比率作為市場價格乘數來推斷目標公司的價值,比如P/E(市盈率,價格/利潤)、P/S法(價格/銷售額)。
在國內的風險投資(VC)市場,P/E法是比較常見的估值方法。通常我們所說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有兩種:
歷史市盈率(Trailing P/E)-即當前市值/公司上一個財務年度的利潤(或前12個月的利潤)。
預測市盈率(Forward P/E)-即當前市值/公司當前財務年度的利潤(或未來12個月的利潤)。
投資人是投資一個公司的未來,他們用P/E法估值就是:
公司價值=預測市盈率×公司未來12個月利潤
公司未來12個月的利潤可以通過公司的財務預測進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問題在于如何確定預測市盈率了。一般說來,預測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的一個折扣,比如說NASDAQ某個行業的平均歷史市盈率是40,那預測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對于同行業、同等規模的非上市公司,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再打個折扣,15-20左右,對于同行業且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參考的預測市盈率需要在再打個折扣,就成了7-10了。這也就目前國內主流的外資VC投資是對企業估值的大致P/E倍數。比如,如果某公司預測中小企業融資后下一年度的利潤是100萬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萬美元,如果投資人投資200萬美元,公司出讓的股份大約是20%-35%。
對于有收入但是沒有利潤的公司,P/E就沒有意義,比如很多初創公司很多年也不能實現正的預測利潤,那么可以用P/S法來進行估值,大致方法跟P/E法一樣。
2.市場法之可比交易法
挑選與初創公司同行業、在估值前一段合適時期被投資、并購的公司,基于中小企業融資或并購交易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從中獲取有用的財務或非財務數據,求出一些相應的中小企業融資價格乘數,據此評估目標公司。
可比交易法不對市場價值進行分析,而只是統計同類公司中小企業融資并購價格的平均溢價水平,再用這個溢價水平計算出目標公司的價值。
3.收益法之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Fn: 每年的預測自由現金流; r: 貼現率或資本成本)
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
這種方法比較適用于較為成熟、偏后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凱雷收購徐工集團就是采用這種估值方法。
4.資產法
資產法是假設一個謹慎的投資者不會支付超過與目標公司同樣效用的資產的收購成本。比如中海油競購尤尼科,根據其石油儲量對公司進行估值。
這個方法給出了最現實的數據,通常是以公司發展所支出的資金為基礎。其不足之處在于假定價值等同于使用的資金,投資者沒有考慮與公司運營相關的所有無形價值。另外,資產法沒有考慮到未來預測經濟收益的價值。所以,資產法對公司估值,結果是最低的。
公司估值不應當僅僅看注冊資本金,注冊資本金一定程序上反映了公司的價值,但更主要的是公司的生產運營情況以及市盈率等問題,另外,對公司估值的方法在相關法律上也有明確的規定,評分估值單位應當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處理,避免出現違法犯罪的行為。
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的相關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認繳期限
關于知識產權出資額在注冊資本中的比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工廠辭退當天可以要工資嗎
2020-11-26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破產程序中債權人可否提出和解申請
2021-01-05如何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
2020-11-22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