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為”是一個在法律等規范性文件中,未有明確文字表示的概念,但在理論界和行政實踐中卻普遍存在并被認可。本文是對其違法的救濟制度所作的論述,以期與讀者共鳴,仰或對立法的完善有所幫助。全文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題為“行政不作為的概述”。在此段落中,筆者簡要介紹了行政不作為的定義,并給出國內不同學者對此的不同見解。接著,筆者指出,行政不作為一旦成立,必將形成違法,行政主體就要對其違法侵權的后果承擔責任,而與責任相對應的必將是法律的制度。在中國,對行政不作為違法的救濟制度有三:(一)行政復議制度(二)司法審查制度(三)行政賠償制度。
第二部分題為“針對行政不作為的行政復議”。首先介紹了行政復議的定義及其重要地位和特點。其次,簡要的闡述了國外法律對行政不作為進行行政復議的有關規定。再次,詳細的論述了我國在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及如何監督實施的。最后,指出現有制度的缺陷,并相應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議。
第三部分題為“針對行政不作為的司法審查”。這一部分是本篇論文中著墨最多的章節,共分六個小節:其一,概述。介紹了法國、德國、日本、美國等在此方面的理論研究和法律規定,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說明借鑒他國,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的經驗之必要性。其二,行政不作為的可訴性。論述了什么資格的人(廣義的)對什么樣的事(行政不作為案件)有權提起訴訟,中間穿插了一些國外的有關規定,以資對照。其三說的是舉證責任。在此段落中筆者介紹了“行政不作為訴訟”這一特殊的舉證責任的分擔情況,并舉出一些例子,加以詮釋。其四是討論的審查內容。包括:①被訴行政主體作為義務的存在。有作為義務才會產生不作為的責任,在此從四點又加以詳解。②行政作為的可能性。主觀上和客觀條件能為而不為就要承擔責任,而不可抗力等則不將產生違法責任。③行政作為義務履行的期限,超過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有所不為的,則是行政不作為,所以期限的審查也很重要。其五,行政不作為的救濟方式。介紹了法院判決中的“履行判決”及筆者認為應加以法定化的“確認判決”,還有相應的“行政賠償判決”,其六,筆者對現實中一些觀點的不同見解。
第四部分是“行政不作為違法的行政部償”分為三點加以論述的。首先是概論,介紹了我國及國外的情況,由此得出行政不作為獲得賠償是勿庸置疑的。其次為構成要件,剖析了行政不作為違法與尋求行政賠償救濟之間的關系脈胳。最后談了一點筆者淺薄的認識,以供參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剝奪政治權利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1-02-11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房屋財產險需要的資料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