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是用來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法律法規不能作為行政訴訟的證據。
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定種類:
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將證據分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主要證據和次要證據、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本證和反證等。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根據證據的來源和表現形式,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1、書證。即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表達的與案件事實有關的人的思維或者行為的書面材料。如行政機關的文件、文書、函件、處理決定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機關在訴訟中必須提交的書證。
2、物證。即以物品、痕跡等客觀物質實體的外形、性狀、質地、規格等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肇事交通工具、現場留下的物品和痕跡等。
3、視聽資料。即以錄音、錄像、掃描等技術手段,將聲音、圖像及數據等轉化為各種記錄載體上的物理信號,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音像磁帶、計算機數據信息等。
4、證人證言。即直接或者間接了解案件情況的證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用以證明案件事實的陳述。一般情況下,證人應當出庭陳述證言,但如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精神病人、未成年人作證應與其心理健康程度、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
5、當事人陳述。即本案當事人在訴訟中就案件事實向人民法院所作的陳述和承認。
6、鑒定結論。即具有專業技術特長的鑒定人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就與案件有關的專門問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根據鑒定對象的不同,可分為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技術鑒定、會計鑒定、化學鑒定、物理鑒定等。
7、勘驗筆錄、現場筆錄??彬灩P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人民法院審判人員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或者物品進行勘察、檢驗、測量、繪圖、拍照等所作的記錄?,F場筆錄是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對與行政案件有關的現場情況及其處理所做的書面記錄。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行政訴訟的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等多種分類,法律法規不是行政訴訟的證據,不能證明案件事實。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認定期限一般是多少天
2021-01-31怎樣有效變更涉外離婚撫養權
2020-12-16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累積記分制度有哪些規定
2020-12-21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工傷事故多久終止合同
2021-03-11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試用期完離職扣一半工資怎么辦
2021-03-08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有什么限制
2021-03-02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營業房拆遷和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1-02-05舊房拆遷能否要求補償同等面積的安置房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