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追訴期過了怎么辦?
超過追訴期,應該要根據找律師詢問具體的解決方法。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訴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三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效力就是指訴訟時效屆滿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8條的規定,這種法律后果表現在:
1、行政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
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行政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3、行政訴訟時效屆滿并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于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后自愿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于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關于行政訴訟追訴期還有許多不懂的話,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本網律師會為你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房屋私下立字據有效嗎
2021-02-27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