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為的無效條件:
①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②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③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
④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⑤沒有可能實施的行政行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相對方可以申請國家權力機關宣布或國家權力機關依職權宣布該行為無效:
(一)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
(二)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
(三)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的行政行為;
(四)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
(五)行政行為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后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從行政相對方獲得的一切均應返還相對方;
(二)所施以相對方的一切義務應予取消;
(三)給相對方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應予賠償。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
(一)行政行為合法要件有瑕疵,即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缺損;
(二)行政行為不適當。
行政行為被撤銷的法律后果:
(一)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
(二)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為行政主體過錯引起的,并且依社會公益的需要又必須使撤銷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那么,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三)行政行為被撤銷是由相對方的過錯引起的,或由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行政行為被廢止的條件:
(一)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等經權力機關依法修改、廢止或撤銷,依此作出的相應行政行為如繼續實施,則與新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相抵觸,或因失去其作出依據而自動廢止;
(二)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原行政行為的繼續存在將有損公共利益,同時可能會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
(三)行政行為已完成原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國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從而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行政行為廢止后,其效力從行為廢止之日起失效;行政主體在行為被廢止之前通過相應行為已給予相對方的權益不再收回,也不再給予;相對方依原行政行為已履行的義務不能要求給予補償,但可不再履行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買賣中買家與賣家分別交多少稅
2020-12-08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抵押擔保是不是就是抵押貸款
2020-11-17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買賣婚姻能提出離婚嗎
2021-03-24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