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予批捕給誰下發通知書?
1、會通知公安機關,對于不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說明理由,需要補充偵查的,應當同時通知公安機關。
2、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一百四十三條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不符合本規則第一百三十九條至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的逮捕條件的;
(二)具有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
第一百四十四條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行較輕,且沒有其他重大犯罪嫌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或者不予逮捕:
(一)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二)主觀惡性較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者積極退贓、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三)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四)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者提供擔保的;
(五)犯罪嫌疑人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六)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第一百三十五條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發現不應當拘留的,應當立即釋放;依法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按照本規則的有關規定辦理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手續。
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逮捕的,按照本規則的有關規定辦理逮捕手續;決定不予逮捕的,應當及時變更強制措施。
二、檢察院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檢察院之所以不批準逮捕,基本上都是因為公安機關所遞交的這些材料證件都顯示根本就不符合逮捕的條件。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是為了約束、監督公安機關,而不是順從公安機關的偵查意見。公安機關也應該按照人民檢察院所下發的通知書,在釋放犯罪嫌疑人的同時,要做好下一步的準備工作。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指什么
2021-01-01專利權評價報告官費
2021-02-21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什么叫現房
2021-01-06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