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提起行政訴訟應符合哪些條件
律師回答:
一、原告必須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1原告必須是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侵犯原告合法權益的是具體行政行為而不是其他行為。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必須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這種“認為”雖然是一種主觀上的認為,并不一定必須是客觀上構成了侵犯,但原告所主張的權利與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卻是原告主觀“認為”的客觀前提。
二、有明確的被告。1.被告必須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和規章授權組織,非行政主體不能成為行政訴訟被告。2.被告參加行政訴訟不一定是因為其做作出了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而是因為起訴人認為其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而提出指控。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有四種類型:撤銷之訴、限期履行之訴、變更之訴、確認之訴。)四、屬于人民法院的受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即原告請求保護的權益,是人民法院行政審判權作用的領域。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第二十六條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為共同訴訟。
第二十七條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二十八條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0-11-25法律顧問費與顧問費在稅收的區別
2021-02-20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快遞若保價損壞賠償是全額賠償嗎
2021-01-16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淺談《侵權責任法》對校園傷害賠償案件的規定
2021-02-18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員工簽訂競業限制條款注意事項
2020-12-11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26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