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關乎著每一個使用者的利益,所以需要有完善的公建物業管理規定。公建物業管理規定包括物業方,使用方和相關部門的管理責任與義務方面,以及相互的關系。規范物業工作流程。下面由小編來為你詳細講解一下公建物業管理規定有哪些。
一、公建物業管理規定有哪些
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是滿足業主正常的生產、生活需求所必需的。因此,無論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都不得擅自改變物業管理區域內按照規劃建設的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但是,因原規劃設計不合理或實際需要,存在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的客觀情況。為保證城市規劃的有序進行和防止對公共利益造成侵害,對確需改變公共建筑和共用設施用途的情況,當事人必須依照法律程序進行,通過向規劃部門提出申請,經規劃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物業維修、更新費用根據不同的維修 、更新內容或責任按下列規定承擔:
(1)住宅自用部位和自用設備的維修、更新費用,由業主承擔;
(2)住宅共用部位和共同設備的維修、更新費用,由整幢住宅的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比例共同承擔;依照《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設立物業維修基金的,在物業維修基金中列支;
(3)公共設施的維修、更新費用,由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體業主按照各自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的比例共同承擔;依照《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設立物業維修基金的,在物業維修基金中列支;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和公共設施屬人為損壞的,其維修、更新費用由責任人承擔。物業出現嚴重損壞,影響業主和使用人安全時,區、縣房地產管理部門應當督促限期維修。物業維修基金不足時,業主應當按照業主委員會的決定和所擁有的住宅建筑面積比例,交納物業維修基金。已售公有住宅的公共設施維修、更新費用,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住宅的共用部位、共用設備維修時,相鄰業主、使用人應當予以配合。因相鄰業主、使用人阻撓維修造成其他業主、使用人財產損失的,責任人應當負責賠償。因物業維修、裝修造成相鄰業主、使用人自用部位、自用設備損壞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責任人應當負責修復或者賠償。
公共建筑是關乎每一個使用者的權益,任何人或單位都不能擅自改變。如有特殊需要,按合法法律程序申請并由相關部門批準通過后才能進行。希望以上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發生物業糾紛,業主應該怎么辦?
消防栓沒水物業擔責任
樓頂冰塊墜落致人損傷物業公司應否擔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1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21-01-05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合同中是否可以加入競業限制
2020-12-13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