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行政決定合法要件缺損。合法的行政決定必須具備三個要件:主體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某種行政決定如果缺損其中一個或一個以上要件,該行政決定就是可撤銷的行政決定。
第二,行政決定不適當。所謂不適當,是指行政決定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符合現(xiàn)行政策、不合時宜,不合乎有關善良風俗習慣等情形。不適當?shù)男姓Q定在很多情形下同時是不合法的行為,但在有些情況下,不適當?shù)男姓Q定并不違法。
行政行為被撤銷以后會直接影響到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行政行為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一直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行政決定如果被撤銷,由此造成對方的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如果行政決定的撤銷是因行政相對人的過錯,或行政主體與相對人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行政決定撤銷,行政主體通過相應行為已給予相對人的權益均要收回,行政相對人因行政行為撤銷而遭受到的損失,均由其本身負責;國家或社會公眾因已撤銷的行政決定所受到的損失,應由行政相對人依其過錯程度予以適當賠償,即行政機關主動依職權撤銷授益性行政行為應受到相應法律限制;行政主體或其工作人員對導致行政決定撤銷的本身過錯則應承擔內部行政法律責任;可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必須由有權機關根據(jù)法定程序作出撤銷決定,才能否定其法律效力。未依法撤銷前,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行政相對人無權擅自否定其效力。
可撤銷行政決定與無效行政決定相比仍有明顯區(qū)別。首先兩者發(fā)生的原因不同。無效行政行為發(fā)生的原因是特別嚴重且明顯的瑕疵,而可撤消行政行為發(fā)生的原因是合法要件缺損或行政決定不適當,屬于一般的瑕疵。其次,兩者溯及效力不同。無效行政行為它自始至終不發(fā)生法律效力,因而在理論上不能作合法、有效的推定。而可撤消行政行為雖然通常使行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據(jù)公益需要或行政相對人是否存在過錯等情況,撤消有可僅使行政行為自撤消之日起失效。第三,兩者的確認主體不同。無效行政行為確認主體除了有權國家機關。予以確認以外,行政相對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也可自行判定并予以抵制(如《行政處罰法》第49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及其執(zhí)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jù),不出具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jù)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而可撤消行政行為的確認主體只能是有權的國家機關(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行政相對人自己無撤銷之權。第四,兩者的訴訟時效不同。如果相對人向法院提出確認無效的請求,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
“對無效的行政決定,相對人沒有必要在法定期間內申請確認無效;如果行政機關執(zhí)行無效行政行為,相對人可隨時尋求救濟”。但撤銷不同,如果相對人向有權機關提出撤銷違法行政行為的請求,必須要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否則超過了規(guī)定的時限,喪失了訴訟權,就會導致該行為因有瑕疵本應無效卻變成事實上有效的結果。第五,兩者的對相對人的拘束力不同。引起可撤銷的原因是一般瑕疵,行政行為在被有權國家機關撤銷之前,已經發(fā)生了效力。行政相對人應受其拘束,在依法撤消該決定之前,行政相對人無權擅自否定其效力,相對人不履行行政決定應承擔法律責任。而引起無效的原因是嚴重瑕疵,行政決定在作出時無效,所以。相對人不受該決定拘束,不履行行政決定不承擔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子女拒付贍養(yǎng)費怎么辦
2020-11-21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設立商業(yè)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協(xié)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保險詐騙中數(shù)罪的處理
2020-12-07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如何確定
2021-02-10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拆遷獎勵時間過了怎么辦
2021-01-10獨生子女拆遷的新政策是怎樣的
2021-03-08寧波農房未過戶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