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醫療事故賠償責任
(一)關于醫療事故責任程度的認定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顯然,通過責任程度的判定,分清疾病參與度和過失行為在事故中的作用,為醫患雙方協商、行政部門處理或法院判決提供了處理的依據,充分體現了不違法不承擔責任,有多大責任承擔多大責任份額的原則。
(二)可以直接認定醫院方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
1、醫療機構對重要的醫療風險不履行告知義務;
2、醫療機構舉證不能,如病歷丟失,被證明病歷虛假,超過舉證期限不舉證等;
3、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非法行醫,如無上級醫師指導的實習醫師獨立診治病人造成損害后果;
4、提供不合格的藥品或醫療器械;
5、醫療過錯非常明顯的,如超藥典劑量用藥造成損害后果的,應當做藥物過敏實驗而未做的,護理人員打錯針或發錯藥的,開錯手術部位的等;
6、其他。
二、認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需要哪些條件
認定醫療事故,必須具備以下五個條件:
1、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有診療護理工作中的過失。
2、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工作中,也包括為此服務的后勤和管理。
3、給病員造成危害的結果,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即“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4、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如果在發生多因一果的情況下,必須具體分析各自原因與作用,慎重判定。
5、醫療事故的行為人,必須是經過考核和衛生行政機關批準或承認,取得相應資格的各級各類衛生技術人員。因診療護理工作乃是群體性的活動,有時構成醫療事故的行為人,也可以是從事醫療管理、后勤服務等工作人員。
綜合上文,相信大家對醫療事故賠償責任如何認定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在認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責任需要的條件上也對大家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交通肇事車主的責任有哪些
2021-01-07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怎樣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