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了醫療糾紛協議還能要賠償嗎
簽訂的醫療糾紛協議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律約束力,醫療機構可以只按協議書的約定賠償,患者要求增加賠償的,醫療機構可以不賠償。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條
衛生行政部門接到醫療機構關于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或者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要求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申請后,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醫患雙方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爭議,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由雙方當事人共同委托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二、協商解決醫療事故需注意什么
(一)由醫患雙方自行協商達成協議,沒有特定的第三人參加。
這種協商簡單明了,但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特別在雙方法律知識欠缺,協議書漏洞較多的情況下,往往達成協議后雙方再起爭端。
(二)衛生行政部門主持達成調解協議。
這種辦法由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向衛生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在行政機關的主持下,雙方達成協議。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辦法能及時平息事態,穩定雙方的情緒。
(三)當爭議進入訴訟程序后,可由人民法院主持雙方調解達成協議。
該協議一經送達立即生效,具有強制執行力,并不得上訴。它的好處是法律效力高,規范性強。但醫患雙方要經歷較長的時間。
(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共同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由后者主持調解達成協議。這種調解程序規范,達成的協議如果沒有法定撤銷事由,就成為合法協議,并且不收取任何費用。但目前,調解委員會對調解醫療糾紛爭議肯定缺乏經驗,需大膽實踐。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簽訂的醫療糾紛協議書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法律約束力,醫療機構可以只按協議書的約定賠償,患者要求增加賠償的,醫療機構可以不賠償。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解除合同賠償金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0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勞動合同逾期要如何處理
2020-12-23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