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患者在起訴時應注意是否超過了。按照民法通則第136條第二款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患者應當在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犯時起一年內向醫院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超出訴訟時效后就會失去法律的保護,法院會作出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的裁判。
第二,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不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若干規定的規定,醫患糾紛的證據責任分配是責任倒置,具體而言,患者在起訴時應提交在醫院就診治療、遭受損失的事實及具體數額等相關證據材料,而醫院需承擔證明自己在對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不存在過錯或過失的充分證據,否則,醫院就需承擔對患者造成經濟損失及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第三,應選擇最恰當的法律、法規及有針對性的證據,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和保護自己的權利。這是因為同一醫患糾紛可能發生法律競合的問題,但依據不同的法律規定,其法律責任可能有較大區別,關鍵是看哪一部法律、法規,哪一具體法律條款對自己更有利。訴訟中應圍繞核心問題進行舉證、質證,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發生醫療糾紛時,調解的方式如下:
1、醫患雙方自行調解;雙方對醫療事故的賠償責任達成一致協商意見的,可簽定書面的調解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醫療事故的概況,以及雙方協商確認的賠償金額等內容,并由雙方簽字確認。
2、請求衛生行政部門主持調解;已確認為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可請求衛生行政部門就醫療賠償問題進行調解。調解時,雙方當事人根據自愿、合法的原則,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計算賠償金。經調解,如達成一致意見的,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雙方應按調解書的內容履行義務。如調解不成,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遭遇家暴認定困難,家暴維權有舉措有哪些
2020-11-28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房產贈與給侄兒要被上稅嗎
2021-02-15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追償的
2021-01-03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土地作價入股算轉讓嗎
2020-11-09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住改非和普通住宅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1-02-11湛江赤坎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東源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19廠房拆遷款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