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居住的地點可以是外地嗎
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規定,當監視居住地是外地時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可以執行外地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異地監視居住有什么條件
我國法律關于監視居住條款的規定,在取保候審與刑事拘留之間為執法機關適用強制措施提供了一項其他的選擇,完善了我國法律規定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犯罪嫌疑人的強制措施體系。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五十七條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但在司法實踐中,監視居住這一強制措施卻并未被普遍運用,即便運用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對犯罪嫌疑人的異地監視居住方面。
公安機關在對某些跨地區作案的刑事案件偵查過程中,對一些非本地的犯罪嫌疑人在其被抓獲以后,出于辦案的方便及審查的快捷等因素的考慮,一些基層刑偵部門往往對被抓獲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其監視居住的方法是將該犯罪嫌疑人看押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場所,接受訊問。在被監視居住期間,出于辦案需要及安全的考慮,犯罪嫌疑人與外界相對隔絕,行動自由在公安機關監控之下,事實上,這樣的監視居住與完全被剝奪人身自由的刑事拘留或逮捕等強制措施無異,所不同的只是一個是被關押在專司收押、看管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看守所,而另一個則被以監視居住的名義被看管在公安機關指定的場所。
這樣的監視居住一是于法無據,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雖然被監視居住,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居所內尚有人身自由實質要求。二是增加了辦案單位負擔,辦案單位往往要指派專門人員進行二十四小時看管,被監視居住的對象基本沒有活動的余地,辦案人員也不堪重負。三是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由于被監視居住的對象是在公安機關所指定的居所,一方面因無提審手續及程序的限制使偵查人員可以隨意提審或任意延長審訊時間,同時還可能由于被監視居住對象的抵抗會招致辦案人員的打罵或者刑訊;另一方面,因我國刑事訴訟法未明確規定被監視居住的天數可以折抵刑期,故而被監視居住對象被監視居住的時間有時難以抵算刑期。
閱讀完上文的內容后,大家應該已經知道監視居住的地點可以是外地了吧。要是你還想了解監視居住其他方面的內容,如監視居住的期限,如何執行等等,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買保險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2020-12-16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2020年養殖場拆遷補政策是什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