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征地拆遷時,各級政府的只能是什么
1、國務院、省政府——發布征地批文的主體;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條:“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一)基本農田
(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
(三)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
征收前款規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備案。”
由此可知,有權作出土地征收決定的主體只有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當然具體是二者中的哪一個,需要根據土地的面積、分類來進行判斷。而且在政府征地拆遷時,必須要有省級政府或者國務院的批準文件,如果沒有,那么地方政府的征收行為就是違法的。
2、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布征收公告以及征收實施主體;
根據《征收土地公告辦法》第四條規定:“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在收到征收土地方案批準文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進行征收土地公告,該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實施。”
從上述條款可以看出,只有市縣級人民政府在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作出土地征收決定后,有負責組織實施土地征收工作的權利。在實際操作中,市、縣政府往往會委托或者指示鄉鎮政府做一些實質性的工作。我們要明確的是鄉鎮政府只能是作一些協助性的工作,并不是實施主體。
3、市、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經市、縣級政府授權的國土資源局、房屋征收局、街道辦、鄉鎮政府、村委會——簽訂補償協議的主體;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4、村委會——自治組織、協助工作;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農民朋友們一定要明確,村委會不是政府行政機關,是不具有行政職權的。而征地拆遷是一種行政行為,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村委會自然是無權單獨做出征地的行為,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也不能與被征收人談補償簽協議。所以說,村委會在征地拆遷中的主要角色是協助上級政府完成具體的土地征收工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對農村土地進行征收的時候,各級政府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是可以拒絕拆遷的國務院、省政府是發布征地批文的主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論商業誹謗行為及其民事法律制裁
2020-11-19律師能不能在企業擔任監事
2021-02-11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訴訟財產保全申請書范本
2021-01-03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