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院是否可以追究醫療事故
出院也可以追究醫療事故的。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三十七條?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二、醫療事故責任追究有哪些規定
1、醫療安全工作實行科主任負責制。發生醫療糾紛或缺陷,當事人應立即向科主任匯報,科主任應認真調查并處理。同時上報醫務科。
2、醫療糾紛發生后,首先當事科室負責人及當事人應積極做好患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盡量把矛盾化解在科室層面。
3、若患者要求復印病歷,按有關規定辦理。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記錄及病程記錄應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嚴禁涂改、偽造、隱匿和銷毀。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共同對現場進行封存。封存的病例及實物保存在醫務科,夜間由總值班保管。
4、對科內解決不了的糾紛或較為嚴重的醫療糾紛由業務院長根據醫務科的報告,組織院內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討論和鑒定,提出處理意見。
醫療糾紛、醫療事故責任人的認定
1、任何糾紛一旦發生必須有總結材料。
2、責任人認定:主管醫師或首診醫師為主要責任人。下級醫師及時請示上級醫師,上級醫師技術失誤、不負責任、脫崗、不作為甚或推卸責任等產生的糾紛上級醫師為主要負責人;手術臺上主刀醫師為主要責任人;因見習醫生、實習生、進修生發生的糾紛,帶教老師為為主要責任人;醫療糾紛、事故主要原因屬于護理方面的,追究護士、護士長的相應責任;責任人界限不清的視為共同責任。
3、糾紛發生科室和相關責任人不配合解決糾紛,不參加醫療事故鑒定等,均以醫務科處理意見為準;故意給醫院制造麻煩,挑起醫療糾紛的,醫院從行政角度給予從嚴處理。
4、經過院內及(或)市級醫院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鑒定,和通過法律途徑或上級主管行政部門主持解決,科室和責任人必須認可處理結果。
綜上可見,出院并不是妨礙提出醫療事故鑒定的因素。但是要注意的是提起訴訟或者向衛生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請求的時限是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身體健康遭受侵害起一年之內。所以也不是可以無限期等待的,超過這個期限就被視為放棄追責了。如果您還需要更多幫助,請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涉外離婚律師可以代領傳票嗎
2021-02-17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企業外銷收入會計要如何計賬
2021-01-21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人身保險的基本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4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保險經紀人組織制度
2020-12-13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