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如何追究責任
人民法院審理醫患糾紛案件時,須準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對舉證責任的分配和劃分的條款,也就是說患方對其與醫方構成醫患法律關系被損害的和賠償的金額等基本事實要進行舉證,而醫方應對其沒有過錯及損害后果與醫療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進行舉證。這是正在進行的全國民事審判工作座談會提出的。
近年來醫患糾紛比較突出,如何處理醫患糾紛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會議認為,當前,人民法院在審理因醫療行為而發生的損害賠償案件時,首先要正確理解醫療事故與醫療過錯之間的關系,正確適用于去年9月1日施行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第二款關于“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的規定。對于鑒定機構認為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經審理能夠認定醫療機構確實存在民事過錯、符合民事侵權構成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等法律關于過錯責任的規定,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以保護患方的合法權益。
同時,人民法院在審理醫患糾紛案件過程中,要正確理解2002年4月1日開始施行的《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中關于“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的規定。對此,會議明確強調,對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司法解釋規定的只是部分舉證責任倒置,即醫方對是否有醫療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負有舉證責任。
會議明確,患方與醫療機構之間是否存在醫患法律關系,患方是否存在損害事實、是否存在實際損失、損失多少等,舉證責任均在患方,否則,患方將承擔敗訴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有在會上特別指出,對于醫患雙方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可通過自行協商或請求行政機關調解解決,也可依法通過訴訟等途徑解決,對任何威脅、傷害對方,聚眾鬧事,擾亂醫院和機關正常工作秩序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醫療事故有哪些特點
(一)發生在合法的診療護理過程中
醫療事故行為必須發生在醫療行為中。在我國刑法中,非法行醫行為所致之事故成立非法行醫罪,而不是醫療事故罪。因此,就診人所接受的醫療行為是否為法律所認可即成為判斷醫療事故罪成立的前提。
首先,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必須具備醫務資格之人員的醫療行為才可能是合法的診療護理行為。
其次,具有醫務人員資格的人所實施的行為也并非都能成為醫療事故罪中的醫療行為。在我國,醫務人員大多是在各種醫療機構內以其所在的醫療機構的名義從事醫療行為,其醫療行為的合法性,首先要受制于其所在醫療機構的合法性。
(二)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
我國刑法第335條明確規定,構成醫療事故罪的,必須“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可見,要認定醫務人員構成醫療事故罪,還要醫務人員存在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一般認為,所謂嚴重不負責任,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等醫療行為中違反醫療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其應盡的醫療職責。這與《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也是相符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2條規定,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是發生醫療事故的前提。
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包括作為與不作為。所謂作為,就醫療事故而言,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積極實施醫療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常規所禁止的行為。不作為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工作中本應按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的要求進行診療護理工作,而無正當理由未履行自己職責的行為,以至于造成危害后果的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醫療事故怎樣追究責任”問題進行的解答,醫療事故造成嚴重的影響,可以按醫療事故罪追究涉及醫護人員的刑事責任,并且要求醫療機構進行民事賠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采礦占地需要征地手續嗎
2020-12-10職工持股會
2020-12-17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擔保公司怎樣才能是抵押權人
2020-12-21產品銷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1-09效力待定合同標的如何處理
2021-02-05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被扶養人生活費總額上限是多少
2021-01-19拖欠物業費多少會被起訴
2021-02-18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工人意外保險屬于什么科目
2020-12-29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究竟哪些險種可將地震劃為承保責任范圍內
2021-01-20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新農村建設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