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賠償嗎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醫療機構有過失,但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不構成醫療事故,那么患者的人身損害誰來賠償?
在司法實踐中,對《條例》第49條的理解有一個觀點和原則,就是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其他醫療侵權糾紛不能適用《條例》的規定處理,應當按照《民法通則》和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規定處理。
《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是我國民法確立的對侵權行為造成損害予以救濟的基本原則,也是法制社會對人權提供的最基本的法律保障,作為行政法規的《條例》,不可能與民事基本法的這一基本原則相抵觸。《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調整的僅是因醫療事故而造成的損害賠償糾紛,僅限于醫療行政處理的層面。而對于不屬于醫療事故、沒有經過醫療事故鑒定或者經鑒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其它因醫療行為而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自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處理。
所以,“不構成醫療事故就不賠償”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存在一定的誤解。對于《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第2款的規定,應當理解為: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能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內容:
醫療事故的處理方法
1、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3、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并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4、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后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綜合上面的介紹,根據規定,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醫療事故賠償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如何制訂國有企業改制方案
2021-03-24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建筑工程疫情如何索賠
2020-11-08醫療糾紛損害賠償
2020-12-19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合伙人的身份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繼承
2021-03-17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交通事故應由誰管轄
2020-12-12當事人能否當庭變更訴訟請求
2020-12-14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