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侵權糾紛案中的舉證責任
(一)舉證責任是當事人對訴訟中提出的事實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并在不能證明時承擔不利后果的責任。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一般認為,舉證責任有兩層含義,即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和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簡言之,即行為責任和結果責任。行為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即就特定事實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結果意義上的舉證責任即就特定事實主張如不能提供證據加以證明則要承擔的不利后果,這個不利后果就是敗訴。12舉證責任的分配即由哪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它對當事人的權益有重大影響,是舉證責任的根本問題。應當看到,舉證責任的分配是確定的,不存在著訴訟中發生轉移即由一方轉至另一方的問題。舉證責任分配有兩種方式,即“誰主張、誰舉證”和舉證責任倒置。
(二)民事訴訟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均未規定醫療事故糾紛的舉證責任。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第1款第8項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也就是說,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實行因果關系推定和過錯推定。13一般認為,醫療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第一,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實施了醫療行為;第二,具有人身等損害后果;第三,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第四,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主觀上有過錯。因此,根據上述規定,在醫療侵權糾紛案件中,患者應首先就上述第一、二項內容舉證,并非沒有任何舉證責任,如果患者不能證明醫療關系或醫療損害結果存在,法院應依法駁回起訴。而醫療機構如果認為自己的醫療行為與受害人的損害事實之間沒有因果關系,或自己沒有過錯,應該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推翻因果關系推定或過錯推定,否則,因果關系推定或過錯推定成立。實際上,醫療機構只要證明了一個推定不成立,即只要有一個侵權構成要件不成立,侵權責任就不能成立,就能夠免除其全部賠償責任。
(三)至于在醫療事故賠償訴訟中,醫療機構認為其提供病歷資料即履行了舉證義務而不申請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就是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否屬于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范圍,即人民法院能否直接依職權而不依當事人申請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之所以產生這個問題,是因為按照舉證責任倒置,醫療機構承擔就其在醫療活動中無過錯及醫療行為與醫療損害之間無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醫療機構為此會提供病歷資料,并認為到此已履行其舉證責任。但顯然,有無過錯或有無因果關系是解決醫療事故爭議的焦點,而有無過錯或有無因果關系的認定屬于醫療領域的專門問題,通常需要委托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那么,啟動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是由當事人申請呢?還是由人民法院直接依職權進行呢?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應否屬于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的范圍呢?
(四)民事訴訟法及其適用意見對這個問題并未限定,但《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此則進行了限定。
該規定第25條第2款規定:“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再聯系該司法解釋相關規定,其中第15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是指以下情形:(一)涉及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二)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與實體爭議無關的程序事項。”第16條規定:“除本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依當事人的申請進行。”不難看出,這實際上是把申請鑒定作為舉證責任的內容。也即委托鑒定不屬于人民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范圍,而屬于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取證的范圍。《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82條又明確規定:“本院過去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由此進一步明確了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態度。
應當說,《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這一問題的規定是清楚的,有其合理性,即基于因果關系和過錯實行舉證責任倒置,應由醫療機構提供證據,即便是其不能提供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也由于認定案件事實的需要而應由其提出申請,如不提出,則等于未提出證據,應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而患者對此無舉證責任,也無需提出申請。
(五)我們認為,將申請鑒定作為舉證責任的內容使舉證責任進一步延伸,對于強化當事人的法治觀念與訴訟責任有積極意義,應作為一個原則。
15但同時,應當看到,一方面,醫療衛生是社會生活的一類重要領域,醫療機構數量眾多,觀念的落實與做法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從事實上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結論也可能并不支持醫療機構就過錯與因果關系的抗辯。另一方面,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確定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需要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予以明確,在醫療機構不申請鑒定而法院也不委托鑒定的情況下,人民法院事實上也難以簡單判決醫療機構敗訴而支持患者的全部訴訟請求,否則難以保障案件的實體公正,從理論上講,使違背程序公正要求的當事人直接承擔實體上的不利后果也并不符合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之間的關系。按照法理,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應以具備舉證能力為基礎,在當事人雙方均不具備舉證能力或均不便于舉證的情況下,則應由人民法院進行調查取證。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即應屬此種情況,要求醫療機構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實際上就是要求醫療機構承擔提交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的舉證責任。因此,我們認為,在當事人均不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情況下,應直接依據民事訴訟法,由人民法院直接依職權委托鑒定。至于鑒定費用,可責令承擔舉證責任一方預交,確不預交的,在訴訟費中最終結算,必要時可通過當事人的銀行帳戶強制劃撥。
二、醫療侵權糾紛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
1、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醫療侵權案件中,患者要就侵權行為和損害后果提出證據,即患者要向法院提供一定的證據,證明自己確實在那家醫院就診或手術過,而醫院對自己的權益造成了損害。而醫院要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不存在醫療過錯方面提出證據。
2、病歷對舉證責任分配的影響。
(1)醫療機構涂改、偽造、隱匿、銷毀病歷資料的,導致認定醫療損害的因果關系及過錯要件的證據不存在或證據不足的,應由醫療機構承擔不利后果。
(2)發生患者保存的門診病歷遺失或拒絕提供以及患者搶奪醫院保存的病歷資料等情況,造成醫療機構舉證困難的,應當按照《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條所確定的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重新調整舉證責任的承擔。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與醫療侵權糾紛舉證責任倒置的協調。我們認為,將申請鑒定作為醫院舉證責任的內容,應作為一個原則。但在審理醫療侵權糾紛案件時,要注意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雖然醫院提交原始診療記錄等資料只是履行了部分舉證責任,而未履行全部舉證責任。但申請進行鑒定也是患者的一種權利,且患者還可以提交醫學論斷等證據證明醫療機構應當承擔責任。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醫療侵權糾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針對現階段醫療糾紛案件中存在的證據判斷困難問題,法院可以采用咨詢專家,積極采取措施,促使當事人申請鑒定,雙方當事人均堅持不申請鑒定的,亦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委托鑒定。方式解決。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母子公司是否分立
2020-11-08網上投訴能撤銷嗎
2021-01-17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