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范醫療糾紛民事處理途徑,解決醫療糾紛民事處理中賠償和鑒定兩個“二元化”的問題
1、醫療糾紛處理增加人民調解的渠道,規定了醫療糾紛民事處理的3條途徑是:醫患協商、人民調解和司法訴訟。
2、刪除了原《條例》“醫療事故的賠償”,解決與《侵權責任法》醫療損害民事賠償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并對醫療損害鑒定提出了原則性方案。
3、強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行政監管職責。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不再直接進行醫療糾紛民事賠償的處理,同時增加規定:對重大醫療糾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現場指導、協調,引導醫療糾紛當事人依法解決糾紛。
二、借鑒國際上同行評價的通行做法,衛生行業對醫療事故進行認定,作為行政處理的重要依據
以高標準、高技術性的同行評價,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提供專業依據。10余年來,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漸趨成熟,已經形成擁有1500名專職醫鑒工作人員、年鑒定1萬余例次的鑒定體系。新《條例》繼續沿用該體系,對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及事故分級做出專業判斷。嚴格、專業的同行評價可以有效推動臨床醫學的科學發展,使醫務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減少顧慮,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三、將維護正常醫療秩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工作成果納入法制化軌道
1、借鑒司法實踐經驗,患方當事人提出賠償請求的,醫患雙方當事人原則上應當通過人民調解、訴訟等渠道解決,將醫療糾紛處理由醫院內引向醫院外。
2、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進行規范。強調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專業性,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中,設定了啟動專家咨詢和醫療損害鑒定的要求,為人民調解明晰責任,提供專業意見,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
3、對建立完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進行了原則性規定。
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要求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應當協同醫療機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及時參與醫療糾紛的處理,并加強機制創新,改善服務,按照合同及時理賠。四是強化依法維權。強調了醫療機構內禁止實施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明確了相關處置措施,遏制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在發生糾紛時,為了緩解司法壓力,需要雙方當時人協商無果,且在村委會、居委會介入后依舊協調無果的情況下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重大醫療糾紛采取高標準、技術的同行評價方法,這要醫療機構未盡到相應的責任,則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的律師,為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處理人事爭議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2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有孩子能否判定為事實婚姻
2020-11-12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