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范醫療糾紛民事處理途徑,解決醫療糾紛民事處理中賠償和鑒定兩個“二元化”的問題
1、醫療糾紛處理增加人民調解的渠道,規定了醫療糾紛民事處理的3條途徑是:醫患協商、人民調解和司法訴訟。
2、刪除了原《條例》“醫療事故的賠償”,解決與《侵權責任法》醫療損害民事賠償標準不一致的問題,并對醫療損害鑒定提出了原則性方案。
3、強化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行政監管職責。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不再直接進行醫療糾紛民事賠償的處理,同時增加規定:對重大醫療糾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現場指導、協調,引導醫療糾紛當事人依法解決糾紛。
二、借鑒國際上同行評價的通行做法,衛生行業對醫療事故進行認定,作為行政處理的重要依據
以高標準、高技術性的同行評價,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提供專業依據。10余年來,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漸趨成熟,已經形成擁有1500名專職醫鑒工作人員、年鑒定1萬余例次的鑒定體系。新《條例》繼續沿用該體系,對是否構成醫療事故及事故分級做出專業判斷。嚴格、專業的同行評價可以有效推動臨床醫學的科學發展,使醫務人員在臨床工作中減少顧慮,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三、將維護正常醫療秩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工作成果納入法制化軌道
1、借鑒司法實踐經驗,患方當事人提出賠償請求的,醫患雙方當事人原則上應當通過人民調解、訴訟等渠道解決,將醫療糾紛處理由醫院內引向醫院外。
2、對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進行規范。強調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專業性,在醫療糾紛人民調解中,設定了啟動專家咨詢和醫療損害鑒定的要求,為人民調解明晰責任,提供專業意見,保護醫患雙方合法權益。
3、對建立完善醫療風險分擔機制進行了原則性規定。
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要求醫療責任保險承保機構應當協同醫療機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及時參與醫療糾紛的處理,并加強機制創新,改善服務,按照合同及時理賠。四是強化依法維權。強調了醫療機構內禁止實施擾亂醫療秩序的行為,明確了相關處置措施,遏制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在發生糾紛時,為了緩解司法壓力,需要雙方當時人協商無果,且在村委會、居委會介入后依舊協調無果的情況下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對于重大醫療糾紛采取高標準、技術的同行評價方法,這要醫療機構未盡到相應的責任,則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在線咨詢律霸網的律師,為你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期待利益的構成要件
2021-01-02旅游受傷旅行社如何賠償
2020-12-04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經濟民事訴訟狀范文怎么寫
2021-02-05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房屋贈與子女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0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