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民事訴訟歸責原則有哪些
從現行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看,我國醫療糾紛賠償責任的承擔主要采用過錯責任原則,同時也采用過錯推定責任、公平責任和嚴格責任等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是指以是否存在過錯作為是否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和責任范圍的唯一構成要件。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就是過錯責任原則在我國民法中的體現。如前所述,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項:侵權行為、損害后果、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侵權人主觀過錯。多數醫療糾紛案件的歸責原則屬于這一類。
2、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是指侵權行為發生后,受害人只須證明自己的損害后果與侵權人有關系,不需要證明侵權人有無過錯,而侵權人必須證明其行為沒有過錯,如果不能證明自己無過錯,法律上即推定其有過錯。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
這是我國把過錯推定責任原則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適用到醫療領域的侵權行為,只要患者提出侵權事實和理由,醫療機構就必須負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的醫療行為沒有過錯,否則承擔不利法律后果,這種負擔舉證責任的方式在民事法學上稱作“舉證責任倒置”。
3、公平責任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132條“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這條法律規定實際是公平責任原則的定義,即在損害事實發生后,如果相關當事人都沒有過錯的,法院要以公平原則作為衡量的價值標準,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損失,給受害人合理公平的司法救濟。
實踐中,對于不存在診療過失但確有損害結果醫療糾紛,如麻醉意外,手術并發癥,藥品不良反應等,法院通常會采用公平責任原則。
4、嚴格責任原則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這是我國法律采用嚴格責任原則的直接規定,當事人違約后只要沒有法定的免責事由即要負損害賠償責任,主觀上無過錯不能成為其抗辯事由。
從上文我們知道:醫療糾紛的歸責原則有四點。醫療糾紛出現后,最重要的就是進行醫療侵權的索賠。希望當事人在遇到相關情形下,可以正確的運用法律的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果有關于賠償方面的糾紛,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律師費可以申報破產債權嗎
2021-01-24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什么情況下需要簽訂補充合同
2021-03-21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交保險沒簽合同被辭退或調崗怎么辦
2020-12-21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交了土地出讓金的房子就可以買賣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