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的概念是什么
醫療損害是指因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故意或過失(即醫療過錯),而對就醫患者造成身體上或精神上的損害結果。在訴訟實踐中,因醫務人員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而造成患者醫療損害的,視情可構成刑法上的"醫療事故罪",則由刑法對其進行調整;因醫務人員的一般過失而造成患者醫療損害的,屬民事侵權行為,依據《侵權責任法》應由醫療機構承擔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分類及歸責原則
1、醫療技術損害。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
醫療損害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技術損害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一般情況下,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存在技術損害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存在特殊情況,即在法定情形下直接推定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有過錯。:患者有損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2、醫療倫理損害。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對病患提供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醫療倫理損害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直接推定醫療機構的過失,除非醫療機構能夠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相應義務,否則應當就其醫療倫理過錯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3、醫療產品損害。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醫療行為。《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對于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無論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的制造者、銷售者是否具有過錯,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醫療損害的概念和相關的歸責原則。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醫療損害的相關問題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對此還有困惑或者有別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農民工工資新規定
2021-02-10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販毒可以刑拘嗎
2021-02-20監外執行有哪些適用條件,監外執行如何實施
2020-12-13中國公民能不能在外國結婚
2021-03-02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應該如何辦理轉移手續
2020-12-24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