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什么條件下才算主動供述自己的罪行?
律師解答:
主動供述自己的罪行,是犯罪分子自動投案的行為依據,他是指犯罪分子自動投案后主動如實向司法機關交待自己的犯罪行為,不隱瞞、不偽造,這是認定自動投案的依據,也是構成自首的基本條件。主動供述自己的罪行應符合以下情況:一、投案交待的必須是犯罪事實。如果投案人所交待的不是自己所犯罪行,而是違法或者違反道德的行為,不構成自首;二、投案人所交待的必須是自己的犯罪事實。也就是投案人交待的是自己應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然也包括與他人共同犯罪的事實,如果投案人只交待他人的犯罪事實而不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不構成自首;三、投案人必須如實地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實,即投案人應當將自己的犯罪事實原原本本地交待清楚,不虛構、不偽造、不避實就虛、不避重就輕、不推諉塞責,否則不構成如實交待,也不能認定自動投案,當然也就不能認定為自首。
相關法律知識:
對自首者的適當量刑是自首從寬制度得以正確進行的保證,根據中國刑法第57條規定的量刑一般原則和司法實踐經驗,一般認為,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則應掌握下列三點:
①主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會的持續狀態結束,但是給社會造成的損害并不會因自首而消滅。犯罪人投案自首,僅僅表明對自己所犯罪行的態度,并不會改變其原來犯罪事實。因此,審判人員在決定對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須以其犯罪事實為主要根據。在司法實踐中,審判人員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輕重對照有關法律,擬定一個刑罰幅度,而后結合自首的從寬情節,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嚴寬適度,不枉不縱。
②具體考慮自首情況。主要包括:(1)自首的時間。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時間早晚,說明其悔悟時間的早晚;同時也說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對社會危害性的持續狀態長短。(2)自首的原因及動機。犯罪人犯罪之后的認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動機的三大要素,悔罪態度好的情況下,投案自首的,也說明了其悔悟的程度,量刑時也要考慮;(3)交待罪行的情況。交待罪行是否徹底,是否主動,也說明了投案者是否是真心悔悟的;(4)犯罪分子有無主動表現。這四大情節,審判人員在量刑時一定要注意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車逾期了是否可以轉讓
2021-01-13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漢中市事業單位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17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乘客沒有買航延險航班延誤能獲賠嗎
2021-03-01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30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