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關系建立之后,債權需要承擔債務人沒有能力支付債務的風險,故而在債權債務關系建立之初,會要求債務人提供擔保,在債務人不能承擔義務之后,可以請求債務人承擔經濟賠償責任,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債的保全方式都有哪些?
債的保全方式:
1、保證可以作為訴訟保全擔保的方式
《擔保法》第六條規定:“本法所稱保證,是指保證人和債權人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者承擔責任的行為。”根據該條規定,當申請人與被保全人以外的第三人,在申請人申請采取保全措施時,愿意為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措施可能造成的損失對被保全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當然可以作為保證人。在實踐中,應該重點審查該第三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賠償能力,是否符合《擔保法》關于不得為保證人的限制條件的規定。例如國家機關不得為保證人、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等等。第三人愿意做為保證人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的財產狀況報告,并書寫保證書,保證在申請人申請有錯誤時,第三人愿意承擔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的責任。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第三人的報告進行審查,在審查時確定第三人是否有相應的賠償能力。人民法院經過審查確定第三人財力充足、信譽良好具有賠償能力的,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否則可通知申請人另行提供擔保,申請人不另行提供的,可以駁回其申請。
2、抵押可以作為訴訟保全擔保的方式
《擔保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根據該條規定,在申請人申請采取保全措施時,當申請人或者申請人與被保全人以外的第三人,愿意在不轉移對財產的占有情形下,以該財產為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措施可能造成的損失,對被保全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當然可以作為抵押人。對此,人民法院應當告知抵押人,在財產保全期間,抵押財產不得買賣、處置,必要時還可以要求抵押人為該財產購買必要的保險,以防止因意外滅失而導致損害被保全人利益。在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往往忽略了對擔保物的查封,只是扣押擔保物的權屬證書。筆者認為,僅僅扣押擔保物的權屬證書是不夠的,并不能保證抵押物不被轉賣、處置,所以在財產保全程序中抵押的程序要嚴格于《擔保法》的規定,無論以土地使用權、房屋等不動產為抵押物,或者是以其他動產為抵押物,不僅要扣押權屬證書原件,還應當辦理對抵押物查封手續,從而保證抵押物不被轉賣、處置,確實保證被保全人的合法權益。
3、質押可以作為訴訟保全擔保的方式
《擔保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本法所稱動產質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將該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動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動產的價款優先受償”。第七十五條規定:“下列權利可以質押:
(一)匯票、支票、本票、債券、存款單、倉單、提單;
(二)依法可以轉讓的股份、股票;
(三)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
(四)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根據以上兩條規定,在申請人申請采取保全措施時,當申請人或者申請人與被保全人以外的第三人,愿意將自己合法所有的財產交給法院占有保管,以該財產為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措施可能造成的損失,對被保全人承擔賠償責任的,當然可以作為質押人。對于應當辦理質押物登記的,及時辦理質押物登記,或者辦理查封手續。
各位民事主體,都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形,選擇合適的保全方式,對于沒有能力履行債務關系的情形發生之后,保全人是需要履行支付經濟賠償的責任的。對于那些拒不履行責任的情形,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履行。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問題處理規定
被兼并企業的原債務如何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羈押后怎么辦
2021-02-03夢游期間殺人有罪嗎
2020-12-30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的法律適用問題(專利訴訟適用)
2021-02-13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保險合同生效有什么含義
2020-12-09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修建機場拆遷房屋由哪級政府審批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