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有遺失或遺忘過物品,這些物品在法律上被稱之為遺失物或遺忘物。自己遺失或遺忘的物品如果被他人拾得,物品的所有人可以要求拾到者返還,如果對方拒不返還的,可以報警處理。那法律上?遺失物遺忘物的所有權是怎么規定的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詳細說明。
一、遺失物遺忘物的所有權的相關規定
1、遺失物的所有權規定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2、遺忘物的所有權規定
撿到他人遺忘的物品,即使找不到失主,該遺忘物也不能屬于拾到者。根據法律規定,撿到他人遺忘物的,應該還給失主,找不到失主的應該送交公安等部門,由公安部門發布招領公告,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該遺失物歸國家所有,而不能歸拾得人所有。
二、遺失物與遺忘物的區別
1、占有人喪失對物的占有時的心理狀態而言,遺失物占有人遺失動產時,往往是無意識的,事后也一般難以準確回憶或說明遺失發生的具體地點;而遺忘物的占有人均是有意識地將物放置于某地,事后也能準確地回憶或說明物所遺留的具體地點或場所。
2、從拾得人的主觀心理狀態而言,拾得人對于所拾之物是遺忘物還是遺失物,往往會有直觀的判斷。侵占遺失物與侵占遺忘物所負法律責任迥然,一個只是作為民事糾紛來調解,而另一個要遭受國家刑罰。原因就在于,如果這兩種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主觀惡性是不同的。侵占遺失物的主觀惡性小,所以只賠償;侵占遺忘物 的主觀惡性大,所以要受刑罰懲罰。
3、從占有變動模式上,遺失物為“占有— 無人占有”模式,而遺忘物采取“占有—占有” 模式。正是遺忘物物主的遺忘行為造成場所管理人對遺忘物自動取得占有,不管管理人是否發現并拾取遺忘物。
4、從法律效果上,遺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費用或報酬請求權,而遺忘物的拾得人或發現人不享有費用或報酬請求權。
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個人在拾到他人的遺失物和遺忘物時,遺失物遺忘物的所有權仍然歸失主所有,拾到者不能將其私自占有,否則可能會涉及到構成侵占罪,從而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拾到他人物品之后無法找到失主,應將其上交給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會發布公告請失主認領。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如果沒有證據怎么辦
2021-01-26土地確權錯了該找誰
2020-11-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談完業務遇車禍算不算工傷
2021-01-01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