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在很多人都會做一些投資方面的事情,在如今的市場,資本運作是賺錢比較快的渠道了,俗話說的好,錢生錢嘛,當然在這些資本運轉的時候會涉及到很多的問題,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個話題,關于股權登記的程序的問題,那么,股權登記要進行什么樣的程序呢?
首先我們來談談股權登記程序中的股權是指的什么。
1、股權
股權登記是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受發行公司的委托,將其所有股東持有的股權進行注冊登記。股權登記是確定或變更具體股票持有人及其股權的法律行為,是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環節,也是規范證券發行和證券交易過戶的關鍵所在。
在對股權進行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們就可以看看股權登記的一些程序了。
2、股權登記程序
按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章程應當載明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公司成立后,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置備股東名冊,將股東的基本情況記載于股東名冊,并到工商機關將公司發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進行登記。股權繼受取得的,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并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并到工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股權登記,通過公司章程、出資證明、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四種形式表現出來。理論上存在股權的交付與移轉,以出資證明書的交付為準,或者以股東名冊記載為準,或者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們認為,出資證明書的證明效力弱于股東名冊,因其不是法律承認的流通證券形式,不能像股權證券化的股票那樣具有設權證券的功能,不能通過交付出資證明書或者背書方式產生股權變動的效果。所以,股權的移轉不以交付出資證明書為準,而以股東名冊記載為準。
不知道你現在是否對于股權登記的程序有一定了解了呢?下面小編還會為您介紹一下股權登記的性質,希望能夠幫助您更加詳細的了解這個問題。
3、股權登記的性質
登記根據其目的和功能,可以將登記行為分為設權性登記和宣示性登記。設權性登記,是指不經登記就不能產生相應的法律關系。例如,公司的設立登記,如果未經登記,公司的主體資格不能存在,不能與其他市場主體進行各類交易活動。登記賦予了公司成為民事主體的權利。宣示性登記,是指法律關系的產生和存續并不因登記行為的行使與否而受到影響,在當事人之間法律關系有效存在,登記與否只是產生善意第三人是否能對當事人主張權利的影響。
關于公司股權在工商機關登記的性質,有的學者認為是屬于設權性登記,“對于股權權屬變更而言,其生效類似于物權變動的生效。股權轉讓應在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后才發生權屬變更的效力。這是因為,股東的股權產生于公司的工商設立登記,在法律上,以登記獲得的權利通常都以登記形式轉移,因此,股權轉讓當然也應以變更工商登記為要件。這實際上是物權變動登記的公示力和公信力的要求。”上述觀點將股權的性質比作物權。關于股權的性質,我們已在前文中做了討論,將股權的性質比作物權的理論有待研究。此說認為股東的股權產生于公司的工商設立登記,我國公司法對未辦理變更登記的公司的法律責任只是承擔行政責任,并未否認受讓股東的股權。因此,公司未就變更事項進行登記的,并不影響股東股權的取得。
我們認為,工商機關對股權的登記只是一種宣示性登記,只要投資人認購出資或者股份后,股東名冊對投資人的情況進行了記載,那么投資人就可以向公司主張其股權。也就是說,公司股東名冊對股東情況的登記是設權性登記,而工商機關所作的登記只是宣示性登記,具有公示的效力。如果僅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上記載了股東情況,公司未到工商機關進行登記,則股東的權利只能向公司主張而不能對抗以工商登記為依據而主張權利的第三人。由此可見,工商登記是對股權情況的公示,與公司交易的善意第三人有權信賴工商機關登記的股權情況并據此作出判斷。股權變動后,如果只在股東名冊上進行了變更記載,而未在工商機關進行變更登記,則善意第三人可以依據工商登記文件對原股東的記載來要求其承擔責任。我國《公司法》第33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閱讀完以上的內容不知道您是否對股權登記的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了呢?股權換句話說也相當于所有者權益,權益當然是與股東的自身利益掛鉤的,在如今這個法制化社會之下,國家的制度和法律也都越來越完善,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一些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和政策條件,以上的介紹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如果想要了解更加詳細,需要更加貼合自身情況的一些法律相關的知識,小編還是建議大家去咨詢專業的律師哦,畢竟專業是保障哦。
公司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和流程是怎樣的
有限公司股權變更登記手續和流程是怎樣的
股權轉讓變更登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達鴻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律師、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廣州律師協會會員,現任廣東安國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事法律工作近十年,具有豐富的訴訟和非訴的經驗。擅長處理勞動爭議、交通事故、合同糾紛、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公司股權并購及各類刑事案件。自執業以來,承辦過包括刑事、民事、經濟合同、勞動爭議在內的各類典型案件,同時兼任多家企業常年法律顧問。經辦的刑事案件中,有多人被取保候審或被宣告緩刑;在經濟合同事務以及債權債務方面,從事法律成功的為當事人追回多催不還的欠款以及貨款;在勞動工傷方面,為勞動者追回拖欠的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金、賠償金,工傷事故方面,抓住關鍵點,成功為當事人申請認定為工傷,實現勞動者的權益最大化。
違反勞動安全法的責任
2021-02-18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一般保證
2020-11-09交通事故定責期限
2021-02-13剝奪政治權利的相關司法解釋都有些什么
2021-03-16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存單質押孳息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18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