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是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的一種。通常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如果發現對方有違約的風險或者存在喪失商業信用的其他風險時,就可以提出不安抗辯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不安抗辯權的成立要件
不安抗辯權是指雙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
其成立要件包括:
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不安抗辯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2、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
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3、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4、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5、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6、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二、不安抗辯權的效力
1、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
按合同法第68條規定,先給付義務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的,有權中止履行。所謂中止履行,就是暫停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履行義務仍然存在。在后給付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此處所謂適當擔保,既指設定擔保的時間適當,更指設定的擔保能保障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得以實現。至于擔保的類型則在所不限,可以是保證,也可以是抵押、質押等。
2、先給付義務人解除合同
按合同法規定,先給付義務人中止履行后,后給付義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先給付義務人可以解除合同。解除的方式,由先給付義務人通知后給付義務人,通知到達時發生合同解除效力;但后給付義務人有異議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與仲裁機構確認合同解除效力。
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以存在法定的事由為前提,而且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合同當事人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違約責任,并且在存在違約風險的一方沒有化解風險的舉措時還可以主張解除合同。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糾紛案
2020-12-16律師事務所異地提供法律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1-03-09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怎樣寫欠條
2021-03-25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